在水平光滑的绝缘桌面内建立如图所示的直角坐标系,将第Ⅰ、Ⅱ象限称为区域一,第Ⅲ、Ⅳ象限称为区域二,其中一个区域内只有匀强电场,另一个区域内只有大小为2×10
-2T、方向垂直桌面的匀强磁场.把一个荷质比为
![manfen5.com 满分网](http://img.manfen5.com/res/GZWL/web/STSource/20131029192549522302302/SYS201310291925495223023013_ST/0.png)
=2×10
8C/kg的正电荷从坐标为(0,-l)的A点处由静止释放,电荷以一定的速度从坐标为(1,0)的C点第一次经x轴进入区域一,经过一段时间,从坐标原点O再次回到区域二.
(1)指出哪个区域是电场、哪个区域是磁场以及电场和磁场的方向.
(2)求电场强度的大小.
(3)求电荷第三次经过x轴的位置.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如图所示,四个电阻阻值均为R,电键S闭合时,有一质量为m,带电量为q的小球静止于水平放置的平行板电容器的中点.现打开电键S,这个带电小球便向平行板电容器的一个极板运动,并和此板碰撞,碰撞过程中小球没有机械能损失,只是碰后小球所带电量发生变化,碰后小球带有和该板同种性质的电荷,并恰能运动到另一极板,设两极板间距离为d,不计电源内阻,求:
(1)电源电动势E多大?
(2)小球与极板碰撞后所带的电量为多少?
查看答案
如图所示,物体A通过定滑轮与动滑轮相连,物体B和物体C挂在动滑轮上,使系统保持静止状态,现在同时释放三个物体,发现物体A保持静止不动.已知物体A的质量m
A=6kg,物体B的质量m
B=6kg,物体C的质量为多大?(重力加速度g取10m/s
2)
查看答案
手机里的电池用久了以后,通讯会中断,这就是我们常说的“电池没电了”.某同学设计了如图(a)的电路可用来测定新、旧电池的电动势和电阻.(电压表、电流表对测量的影响可忽略不计)
![manfen5.com 满分网](http://img.manfen5.com/res/GZWL/web/STSource/20131029192549522302302/SYS201310291925495223023010_ST/images0.png)
(1)设R为某值时,电流表示数为I
1,电压表示数为V
1;R为另一值时,电流表示数为I
2,电压表示数为V
2,则所测电池的电动势为______.
(2)该同学将测量结果绘成如图(b)所示的V-I图象.由图象可知:旧电池的电阻为______Ω,图(a)中电流表的量程至少应大于______A,电压表的量程至少应大于______V.
查看答案
图示电路中,R
1=12Ω,R
2=6Ω,滑动变阻器R
3上标有“20Ω,2A”字样,理想电压表的量程有0-3V和0-15V两档,理想电流表的量程有0-0.6A和0-3A两档.闭合电键S,将滑片P从最左端向右移动到某位置时,电压表、电流表示数分别为2.5V和0.3A;继续向右移动滑片P到另一位置,电压表指针指在满偏的
![manfen5.com 满分网](http://img.manfen5.com/res/GZWL/web/STSource/20131029192549522302302/SYS201310291925495223023009_ST/0.png)
,电流表指针指在满偏的
![manfen5.com 满分网](http://img.manfen5.com/res/GZWL/web/STSource/20131029192549522302302/SYS201310291925495223023009_ST/1.png)
,则此时电流表示数为
A,该电源的电动势为
V.
查看答案
![manfen5.com 满分网](http://img.manfen5.com/res/GZWL/web/STSource/20131029192549522302302/SYS201310291925495223023008_ST/images0.png)
为了探究物体做功与物体速度变化的关系,现提供如图所示的器材,让小车在橡皮筋的作用下弹出后,沿木板滑行,请思考探究思路并回答下列问题(打点计时器交流电频率为50Hz)
(1)为了消除摩擦力的影响应采取什么措施?______.
(2)当我们分别用同样的橡皮筋1条、2条、3条…..并起来进行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实验时,每次实验中橡皮筋拉伸的长度应保持一致,我们把第一次实验时橡皮筋对小车做的功记为W.
(3)由于橡皮筋对小车做功而使小车获得的速度可以由打点计时器和纸带测出,如图所示是其中四次实验打出的纸带.
(4)试根据第(2)、(3)项中的信息,填写下表.
次数 | 1 | 2 | 3 | 4 |
橡皮筋对小车做功 | ______ | ______ | ______ | ______ |
小车速度v(m/s) | ______ | ______ | ______ | ______ |
V2(m2/s2) | ______ | ______ | ______ | ______ |
从表中数据可得出的结论:______.
查看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