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物理试题 >

图中A为理想电流表,V1和V2为理想电压表,R1为定值电阻,R2为可变电阻,电源...

图中A为理想电流表,V1和V2为理想电压表,R1为定值电阻,R2为可变电阻,电源E内阻不计,则( )
manfen5.com 满分网
A.R2不变时,V2读数与A读数之比等于Rl
B.R2不变时,Vl表示数与A示数之比等于Rl
C.R2改变一定量时,V2读数的变化量与A读数的变化量之比的绝对值等于R1
D.R2改变一定量时,V1读数的变化量与A读数的变化量之比的绝对值等于R1
电源E内阻不计,路端电压等于电动势,保持不变.理想电压表对电路影响不变.根据电阻的定义,当电阻不变时R=.当电阻变化时,根据欧姆定律,用数学方法电阻与两电表读数的关系分析. 【解析】 A、R2不变时,V2读数与A读数之比等于R2.故A错误.     B、R2不变时,Vl表示数与A示数之比等于Rl.故B正确.     C、R2改变一定量时,设V2读数为U2,A读数为I,根据欧姆定律,U2=E-IR1,由数学知识可知,大小等于R1.故C正确.     D、设V1读数为U1,根据欧姆定律,U1=IR1,由数学知识可知,大小等于R1.故D正确. 故选BCD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如图所示,一列简谐横波沿x轴正方向传播,从波传到x=5m的M点时开始计时,已知P点相继出现两个波峰的时间间隔为0.4s,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 )
manfen5.com 满分网
A.若该波传播中遇到宽约3m的障碍物能发生明显的衍射现象
B.质点Q(x=9m)经过0.5s第一次到达波谷
C.质点P在0.1s内沿波传播方向的位移为1m
D.若在Q处放一接收器,接到的波的频率小于2.5Hz
查看答案
下列关于物理思想方法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根据速度定义式v=manfen5.com 满分网,当△t非常非常小时,manfen5.com 满分网就可以表示物体在t时刻的瞬时速度,该定义应用了极限思想方法
B.在探究加速度、力和质量三者之间关系时,先保持质量不变研究加速度与力的关系,再保持力不变研究加速度与质量的关系,该实验应用了控制变量法
C.在推导匀变速运动位移公式时,把整个运动过程划分成很多小段,每一小段近似看作匀速直线运动,然后把各小段的位移相加,这里采用了微元法
D.在不需要考虑物体本身的大小和形状时,用质点来代替物体的方法叫假设法
查看答案
manfen5.com 满分网如图所示,水平传送带两端点A、B间的距离为L,传送带开始时处于静止状态.把一个小物体放到右端的A点,某人用恒定的水平力F使小物体以速度v1匀速滑到左端的B点,拉力F所做的功为W1、功率为P1,这一过程物体和传送带之间因摩擦而产生的热量为Q1.随后让传送带以v2的速度匀速运动,此人仍然用相同的水平力恒定F拉物体,使它以相对传送带为v1的速度匀速从A滑行到B,这一过程中,拉力F所做的功为W2、功率为P2,物体和传送带之间因摩擦而产生的热量为 Q2.下列关系中正确的是( )
A.W1=W2,P1<P2,Q1=Q2
B.W1=W2,P1<P2,Q1>Q2
C.W1>W2,P1=P2,Q1>Q2
D.W1>W2,P1=P2,Q1=Q2
查看答案
如图所示,有一倾角为θ的斜面体 B静置在水平地面上,物体A放在斜面上且与B保持相对静止.现对斜面体B施加向左的水平推力,使物体A和斜面体B一起向左做加速运动,加速度从零开始逐渐增大,直到A和B开始发生相对运动,则关于A物体受到B物体的支持力FN和摩擦力Ff,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manfen5.com 满分网
A.FN增大,Ff持续增大
B.FN不变,Ff不变
C.FN增大,Ff先减小后增大
D.FN减小,Ff先增大后减小
查看答案
将一单摆向左拉至水平标志线上,从静止释放,当摆球运动到最低点时,摆线碰到障碍物,摆球继续向右摆动.用频闪照相机拍到如图所示的单摆运动过程的频闪照片,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manfen5.com 满分网
A.摆线碰到障碍物前后的周期之比为3:2
B.摆线碰到障碍物前后的摆长之比为3:2
C.摆球经过最低点时,线速度变小,半径减小,摆线张力变大
D.摆球经过最低点时,角速度变大,半径减小,摆线张力不变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