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物理试题 >

关于点电荷,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点电荷一定带正电 B.点电荷是实际带电体...

关于点电荷,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点电荷一定带正电
B.点电荷是实际带电体的理想化模型
C.点电荷一定带负电
D.只有带电量很小的带电体才能看作点电荷
点电荷和质点类似,都是一种理想化的模型,当带电体的体积和电荷量对电场的分布没有影响或者是影响可以忽略时,带电体就可以看成是点电荷. 【解析】 当带电体的体积和电荷量对电场的分布没有影响或者是影响可以忽略时,带电体就可以看成是点电荷,与电荷的种类无关,点电荷和质点类似,都是一种理想化的模型,所以B正确,ACD错误. 故选B.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关于电场的描述,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点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是通过电场实现的
B.在电场中某一固定点的电场强度大小不断变化的
C.在电场中某一点的电场强度大小与放在该点的试验电荷有关
D.电场线是实际存在的线,人们可以通过实验得到
查看答案
首先发现电流磁效应的科学家是( )
A.奥斯特
B.库仑
C.安培
D.法拉第
查看答案
如图甲所示,一个绝缘倾斜直轨道固定在竖直面内,轨道的AB部分粗糙,BF部分光滑.整个空间存在着竖直方向的周期性变化的匀强电场,电场强度随时间的变化规律如图乙所示,t=0时电场方向竖直向下.在虚线的右侧存在着垂直纸面向里的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为B=manfen5.com 满分网.现有一个质量为m,电量为q的带正电的物体(可以视为质点),在t=0时从A点静止释放,物体与轨道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t=2s时刻,物体滑动到B点.在B点以后的运动过程中,物体没有离开磁场区域,物体在轨道上BC段的运动时间为1s,在轨道上CD段的运动时间也为1s.(物体所受到的洛伦兹力小于2mgcosθ)
(1)由于轨道倾角未知,一位同学拿到了量角器,将其测出,记为θ.在AB阶段,由此可以计算出物块滑动到B时的速度,请你帮他完成此次计算,并定性说明物体在AB阶段做何种运动?
(2)另一位同学并未使用量角器,而是用直尺测出了BC以及CD的长度,记为S1,S2,同样可以得到轨道倾角θ,请你帮他完成此次计算.(计算出θ的三角函数值即可)
(3)观察物体在D点以后的运动过程中,发现它并未沿着斜面运动,而且物块刚好水平打在H点处的挡板(高度可以忽略)上停下,斜面倾角θ已知,求F点与H点的间距L,并在图乙中画出物体全程的运动轨迹.

manfen5.com 满分网 查看答案
如图所示,在以O为圆心,半径为R的圆形区域内,有一个水平方向的匀强磁场,磁场的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方向垂直纸面向外.竖直平行正对放置的两金属板A、K连在电压可调的电路中. S1、S2为A、K板上的两个小孔,且S1、S2和O在同一直线上,另有一水平放置的足够大的荧光屏D,O点到荧光屏的距离h.比荷(电荷量与质量之比)为k的带正电的粒子由S1进入电场后,通过S2射向磁场中心,通过磁场后落到荧光屏D上.粒子进入电场的初速度及其所受重力均可忽略不计.
(1)求粒子垂直打到荧光屏上M点时速度的大小;
(2)调节滑片P,使粒子打在荧光屏上N点,MN=manfen5.com 满分网/3h(如图所示),求此时A、K两极板间的电压.

manfen5.com 满分网 查看答案
如图所示,水平传送带AB的右端与在竖直面内的用内径光滑的钢管弯成的“9”形固定轨道相接,钢管内径很小.传送带的运行速度v=4.0m/s,将质量m=1kg的可看做质点的滑块无初速地放在传送带的A端.已知传送带长度L=4.0m,离地高度h=0.4m,“9”字全髙H=0.6m,“9”字上半部分圆弧半径R=0.1m,滑块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μ=0.2,重力加速度g=10m/s2,试求:
(1)滑块从传送带A端运动到B端所需要的时间.
(2)电动机由于传送滑块而多消耗的电能为
(3)滑块滑到轨道最高点C时对轨道作用力的大小和方向.
(4)滑块从D点抛出后的水平射程.

manfen5.com 满分网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