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物理试题 >

如图所示,质量为4.0kg的物体在与水平方向成37°角、大小为20N的拉力F作用...

如图所示,质量为4.0kg的物体在与水平方向成37°角、大小为20N的拉力F作用下,沿水平面由静止开始运动,物体与地面间动摩擦因数为0.20;取g=10m/s2,cos37°=0.8,sin37°=0.6;求:
(1)物体的加速度大小;
(2)经过2s撤去F,再经3s时物体的速度为多大?
(3)物体在5s内的位移是多少?

manfen5.com 满分网
(1)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求出合力,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即可求得加速度; (2)在2s末撤去了拉力F,之后物体将在摩擦力的作用下减速运动,摩擦力作为合力产生加速度,由速度-时间公式先求出减速运动的时间,然后把所给的时间跟此时间进行比较,如果所给时间小于此时间,则公式里的时间就用所给时间,若所给时间大与此时间,说明在此时间之前车已经静止,那只能用此时间进行计算.可以根据速度-时间公式及位移-时间公式求解. 【解析】 (1)对物体受力分析,建立水平、竖直方向直角坐标系,据牛顿第二定律有: F1-Fμ=ma;  FN+F2-mg=0 又:Fμ=μFN;F1=Fcos37°;F2=Fsin37°           故:=2.6m/s2        (2)v2=at2=2.6×2 m/s=5.2 m/s, 撤去F后,据牛顿第二定律有:-μmg=ma′ 故:a′=-μg=-0.20×10 m/s2=-2.0 m/s2 由于:=2.6s<3 s                  则撤去F后,再经3s,即5s末时速度为:v5=0           (3)前2s内物体位移:s1=m=5.2m   后3s内物体的位移:s2=m=6.76m 或:m=6.76m        物体5s内位移:s=s1+s2=(5.2+6.76)m=11.96m       答:(1)物体的加速度大小为2.6m/s2; (2)经过2s撤去F,再经3s时物体的速度为0; (3)物体在5s内的位移是11.96m.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manfen5.com 满分网比萨斜塔是世界建筑史上的一大奇迹.如图所示,已知斜塔第一层离地面的高度h1=6.8m,为了测量塔的总高度,在塔顶无初速度释放一个小球,小球经过第一层到达地面的时间t1=0.2s,重力加速度g取10m/s2,不计空气阻力.
(1)求斜塔离地面的总高度h;
(2)求小球从塔顶落到地面过程中的平均速度.
查看答案
如图所示,用细线通过轻网兜把质量为m的足球挂在光滑墙壁上(细线延长线通过足球球心).已知悬点到足球球心的距离为L,足球的半径为R,重力加速度为g,求:
(1)细线的拉力T的大小;
(2)足球对墙壁弹力N的大小和方向.

manfen5.com 满分网 查看答案
某汽车以20m/s的速度行驶,司机突然发现前方34m处有危险,采取制动措施.若汽车制动后做匀减速直线运动,产生的最大加速度大小为10m/s2,为保证安全,司机从发现危险到采取制动措施的反应时间不得超过多少?
查看答案
用接在50Hz 交流电源上的打点计时器,研究小车的运动,某次实验中得到一条纸带,如图所示,从比较清晰的点起,每五个打印点取一个记数点,分别标明0、l、2、3、4…,量得0与 1两点间距离x1=30mm,1与2两点间距离x2=36mm,2与3两点间距离x3=42mm 3与4两点间的距离x4=48mm,则小车在打计数点2时的瞬时速度为    m/s,小车的加速度为    m/s2.(保留2位有效数字)
manfen5.com 满分网 查看答案
在做“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的实验中,为了使实验能够顺利进行,且尽量减小误差,你认为下列说法或做法能够达到上述目的是______
A.使用测力计前应校对零点
B.用测力计拉细绳套时,拉力应沿弹簧的轴线,且与水平木板平行
C.两细绳套必须等长
D.用测力计拉细绳套时,拉力应适当大些,但不能超过测力计量程
E.橡皮筋应与两绳夹角的平分线在同一直线上
F.实验中两次拉细绳套须使结点到达同一位置
G.把橡皮筋的另一端拉到O点时,两把测力计之间夹角应取90°,以便算出合力大小.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 题型:解答题
  • 难度:中等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