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物理试题 >

玻尔的原子模型在解释原子的下列问题时,与卢瑟福的核式结构学说观点不同的是( ) ...

玻尔的原子模型在解释原子的下列问题时,与卢瑟福的核式结构学说观点不同的是( )
A.电子绕核运动的向心力,就是电子与核之间的静电引力
B.电子只能在一些不连续的轨道上运动
C.电子在不同轨道上运动时的能量不同
D.电子在不同轨道上运动时的静电引力不同
1913年丹麦物理学家玻尔(卢瑟福的学生)引入量子论观点,提出电子在一定轨道上运动的原子结构模型. 根据α粒子散射实验,卢瑟福提出了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他认为:原子由带正电的原子核与带负电的电子组成,电子绕原子核旋转运动;即原子的行星模型. 【解析】 A、玻尔和卢瑟福的原子模型都提出了电子绕原子核运动,是电子与核之间的静电引力提供向心力,观点相同,故A错误; B、玻尔的原子模型提出电子只能在一些不连续的轨道上运动,而卢瑟福的原子模型没有,观点不同,故B正确; C、玻尔的原子模型继承了卢瑟福的原子模型,对原子能量和轨道引入了量子化的假设,电子在不同轨道上运动时的能量不同,静电力也不同,故CD错误; 故选B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处于基态的氢原子在某单色光束照射下,能发出频率为v1,v2,v3的三种光,且v1<v2<v3则该照射光的光子能量为( )
A.hv1
B.hv2
C.hv3
D.h(v1+v2+v3
查看答案
一群处于n=4的激发态的氧原子,向低能级跃迁时,可能发射出的谱线为( )
A.3条
B.4条
C.5条
D.6条
查看答案
如图为氢原子的能级图,A、B、C分别表示电子在三种不同能级跃迁时放出的光子,其中( )
manfen5.com 满分网
A.频率最大的是B
B.波长最长的是C
C.频率最大的是A
D.波长最长的是B
查看答案
在α粒子穿过金箔发生大角度散射的过程中,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α粒子一直受到金原子核的斥力作用
B.α粒子的动能不断减小
C.α粒子的电势能不断增加
D.α粒子发生散射,是与电子碰撞的结果
查看答案
氢原子基态能级为-13.6eV,一群氢原子处于量子数n=3的激发态,它们向较低能级跃迁时,放出光子的能量可以是( )
A.1.51eV
B.1.89eV
C.10.2eV
D.12.09eV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