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分)如图甲所示是某同学设计的“探究加速度a与力F、质量m的关系”的实验装置图,实验中认为细绳对小车拉力F等于砂和砂桶总重力,小车运动加速度可由纸带求得。
⑴该同学对于该实验的认识,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该实验应用了等效替代的思想方法
B.该实验应用了控制变量的思想方法
C.实验时应先释放小车后接通电源
D.实验中认为细绳对小车拉力F等于砂和砂桶总重力,其前提必须保证砂和砂桶总质量远远大于小车的质量
⑵如图乙所示是该同学在某次实验中利用打点计时器打出的一条纸带,A、B、C、D、E、F是该同学在纸带上选取的六个计数点,其中计数点间还有若干个点未标出,设相邻两个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为T。该同学用刻度尺测出AC间的距离为s1,BD间的距离s2,则打B点时小车运动的速度vB= ,小车运动的加速度a= ;
⑶某实验小组在实验时保持砂和砂桶质量不变,改变小车质量m,分别得到小车加速度a与质量m及对应的数据如表中所示.根据表中数据,在图丙坐标纸中作出F不变时a与的图象。
次数 |
1 |
2 |
3 |
4 |
5 |
6 |
小车加速度a/m·s-2 |
1.72 |
1.49 |
1.25 |
1.00 |
0.75 |
0.50 |
小车质量m/kg |
0.29 |
0.33 |
0.40 |
0.50 |
0.71 |
1.00 |
/kg-1 |
3.50 |
3.00 |
2.50 |
2.00 |
1.40 |
1.00 |
(12分)用如图实验装置验证m1、m2组成的系统机械能守恒。m2从高处由静止开始下落,m1上拖着的纸带打出一系列的点,对纸带上的点迹进行测量,即可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下图给出的是实验中获取的一条纸带:0是打下的第一个点,每相邻两计数点间还有4个点(图中未标出),计数点间的距离如图所示。已知m1=50g、m2=150g,则(g取10m/s2,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⑴若图中用的是电火花打点计时器,则应使用( )
A.4~6V直流电源和复写纸
B.4~6V交流电源和墨粉纸
C.220V直流电源和复写纸
D.220V交流电源和墨粉纸
⑵在打点0~5过程中系统动能的增量ΔEk= J,系统势能的减小量ΔEp= J,由此得出的结论是 ;
⑶若某同学作出-h图象如图,可求出当地的重力加速度g= m/s2。
太空中存在一些离其它恒星较远的、由质量相等的三颗星组成的三星系统,通常可忽略其它星体对它们的引力作用。已观测到稳定的三星系统存在两种基本的构成形式:一种是三颗星位于同一直线上,两颗星围绕中央星在同一半径为R的圆轨道上运行;另一种形式是三颗星位于等边三角形的三个顶点上。并沿外接于等边三角形的圆形轨道运行,如图所示。设这三个星体的质量均为M,且两种系统的运动周期相同,则( )
A.直线三星系统运动的线速度大小为v=
B.此三星系统的运动周期为T=
C.三角形三星系统的线速度大小为v=
D.三角形三星系统中星体间的距离为L=
如图所示,一竖直平面内光滑圆形轨道半径为R,小球以速度v0经过最低点B沿轨道上滑,并恰能通过轨道最高点A。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v0应等于,小球到A点时速度为零
B.v0应等于,小球到A点时速度和加速度都不为零
C.小球在B点时加速度最大,在A点时加速度最小
D.小球从B点到A点,其速度的增量为(1+)
如图所示,平行板电容器两极板水平放置,A在上方,B在下方,现将其和二极管串联接在电源上,已知A和电源正极相连,二极管具有单向导电性,一带电小球沿AB中心水平射入,打在B极板上的N点,小球的重力不能忽略,现通过上下移动A板来改变两极板AB间距(两极板仍平行),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若小球带正电,当AB间距增大时,小球打在N的右侧
B.若小球带正电,当AB间距减小时,小球可能打在N的左侧
C.若小球带负电,当AB间距减小时,小球可能打在N的右侧
D.若小球带负电,当AB间距增大时,小球可能打在N的左侧
如图所示,一质量为m的物体在沿斜面向上的恒力F作用下,由静止从底端向上做匀加速直线运动。若斜面足够长,表面光滑,倾角为θ。经时间t,恒力F做功80J,此后撤去恒力F,物体又经时间t回到出发点,且回到出发点时的速度大小为v,若以地面为重力势能的零势能面,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物体回到出发点时的机械能是80J
B.在撤去力F前的瞬时,力F的功率大小是
C.撤去力F前的运动过程中,物体的重力势能一直在增加,撤去力F后的运动过程中物体的重力势能一直在减少
D.撤去力F前的运动过程中,物体的动能一直在增加,撤去力F后的运动过程中物体的动能一直在减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