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物理试题 >

(7分)在做“研究平抛运动”的实验中,为了确定小球在不同时刻在空中所通过的位置,...

(7分)在做“研究平抛运动”的实验中,为了确定小球在不同时刻在空中所通过的位置,实验时用了如图所示的装置.

满分5 manfen5.com

先将斜槽轨道的末端调整水平,在一块平整的木板表面钉上白纸和复写纸.将该木板竖直立于水平地面上,使小球从斜槽上紧靠挡板处由静止释放,小球撞到木板并在白纸上留下痕迹A;将木板向远离槽口平移距离x,再使小球从斜槽上紧靠挡板处由静止释放,小球撞在木板上得到痕迹B;又将木板再向远离槽口平移距离x,小球再从斜槽上紧靠挡板处由静止释放,再得到痕迹C. 

若测得木板每次移动距离x,A、B间距离y1,B、C间距离y2请回答以下问题(重力加速度为g) 

(1)为什么每次都要使小球从斜槽上紧靠挡板处由静止释放?

_____                                _____。(2分)

(2)如何检验斜槽底端水平?                                      (2分)

(3)根据以上直接测量的物理量来求得小球初速度的表达式为

v0=________                      __(用题中所给字母表示) (3分)

 

(1) 让小球从同一位置释放,保证小球在斜槽末端具有相同的初速度。                                                                  (2)把小球静止释放在斜槽末端,看小球是否运动,若不动,则斜槽末端水平;反知,则不水平。 (3)   【解析】 试题分析:(1)本实验中要求每次小球水平抛出时具有相同的初速度,故需要小球从同一位置释放;(2)如果斜槽水平,那么小球在自由放置在斜槽上时,应该没有加速度,即处于静止状态,利用此法可检验斜槽底端是否水平;(3)小球在竖直方向上做自由落体运动,满足,水平方向上做匀速直线运动,满足,联立得。 考点:研究平抛运动实验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如图所示,物体A、B用细绳与弹簧连接后跨过滑轮.A静止在倾角为45°的粗糙斜面上,B悬挂着.已知质量mA=3mB,不计滑轮摩擦,现将斜面倾角由45°减小到30°,那么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满分5 manfen5.com

A、弹簧的弹力将减小

B、物体A对斜面的压力将减少

C、物体A受到的静摩擦力将减小

D、弹簧的弹力及A受到的静摩擦力都不变

 

查看答案

在倾角为37°的斜面上,从A点以6m/s的速度水平抛出一小球,小球落在B点,如图所示,则小球刚落到斜面时的速度方向;AB两点间距离和小球在空中飞行时间,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满分5 manfen5.com

A、小球在空中飞行时间为0.85s

B、AB两点距离为6.75m

C、小球在B点时的速度方向与水平方向夹角的正切值为1.5

D、到达B点时的速度为12m/s

 

查看答案

如图所示,用相同材料做成的质量分别为m1、m2的两个物体中间用一轻弹簧连接。在下列四种情况下,相同的拉力F均作用在m1上,使m1、m2作加速运动:①拉力水平,m1、m2在光滑的水平面上加速运动。②拉力水平,m1、m2在粗糙的水平面上加速运动。③拉力平行于倾角为θ的斜面,m1、m2沿光滑的斜面向上加速运动。④拉力平行于倾角为θ的斜面,m1、m2沿粗糙的斜面向上加速运动。以△l1、△l2、△l3、△l4依次表示弹簧在四种情况下的伸长量,则有

满分5 manfen5.com

A、△l2=△l4            B、△l4>△l3

C、△l1>△l3            D、△l2>△l1

 

查看答案

直升机悬停在空中向地面投放装有救灾物资的箱子,如图3所示.设投放初速度为零,箱子所受的空气阻力与箱子下落速度的平方成正比,且运动过程中箱子始终保持图示姿态.在箱子下落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满分5 manfen5.com

A.若下落距离足够长,箱内物体有可能不受底部支持力而“飘起来”

B、箱子刚从飞机上投下时,箱内物体受到的支持力最大

C、箱子接近地面时,箱内物体受到的支持力比刚投下时大

D、箱内物体对箱子底部始终没有压力

 

查看答案

两辆汽车沿平直的公路同一方向行驶,某时刻恰好经过同一位置,此时A以5m/s的速度匀速前进,B以14m/s的初速度开始刹车,加速度的大小为2m/s2,那么他们再次相遇所经过的时间为

A、8s         B、9s          C、7s         D、9.8s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