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后驾驶会导致许多安全隐患,其中之一是驾驶员的反应时间变长,反应时间是指驾驶员从发现情况到开始采取制动的时间.下表中“思考距离”是指驾驶员从发现情况到采取制动的时间内汽车行驶的距离,“制动距离”是指驾驶员从发现情况到汽车停止行驶的距离(假设汽车两种情况制动时的加速度大小都相同).
速度(m/s) |
思考距离/m |
制动距离/m |
||
正常 |
酒后 |
正常 |
酒后 |
|
15 |
7.5 |
15.0 |
22.5 |
30.0 |
20 |
10.0 |
20.0 |
36.7 |
46.7 |
25 |
12.5 |
25.0 |
54.2 |
x |
分析上表可知,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驾驶员酒后反应时间比正常情况下多0.5 s
B.若汽车以20 m/s的速度行驶时,发现前方40m处有险情,酒后驾驶不能安全停车
C.汽车制动时,加速度大小为10m/s2
D.表中x为66.7
如图所示,两根直木棍AB和CD相互平行,固定在同一个水平面上,一个圆柱形工件P架在两木棍之间,在水平向右的推力F的作用下,恰好能向右匀速运动。若保持两木棍在同一水平面内,但将它们间的距离稍微增大一些后固定.将该圆柱形工件P架在两木棍之间,用同样的水平推力F向右推该工件,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该工件仍可能向右匀速运动
B.该工件P可能向右加速运动
C.AB棍受到的摩擦力一定大于F/2
D.AB棍受到的摩擦力一定等于F/2
甲、乙两车在同一水平道路上,一前一后相距S=6m,乙车在前,甲车在后,某时刻两车同时开始运动,两车运动的过程如图所示,则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当t=4s时两车相遇
B.当t=4s时两车间的距离最大
C.两车有两次相遇
D.两车有三次相遇
如图所示,x-t图象和v-t图象中的四条图线1、2、3、4分别表示四个不同物体的运动情况,关于它们的物理意义,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
A.图线1表示物体做曲线运动
B.x-t图象中的t1时刻v1>v2
C.v-t图象中0至t3时间 内4的平均速度大于3的平均速度
D.两图象中的t2、t4时刻分别表示两物体开始反向运动
在推导匀变速运动位移公式时,把整个运动过程划分成很多小段,每一小段近似看作匀速直线运动,然后把各小段的位移相加,物理学中把这种研究方法叫做“微元法”.下列几个实例中应用到这一思想方法的是( )
A.在不需要考虑物体本身的大小和形状时,用点代替物体,即质点
B.在“探究弹性势能的表达式”的活动中为计算弹簧弹力所做功,把拉伸弹簧的过程分为很多小段,拉力在每小段可以认为是恒力,用各小段做功的代数和代表弹力在整个过程所做的功
C.一个物体受到几个力共同作用产生的效果与某一个力产生的效果相同,这个力叫做那几个力的合力
D.在探究加速度与力和质量之间关系时,先保持质量不变探究加速度与力的关系,再保持力不变探究加速度与质量的关系
将一只苹果斜向上抛出,苹果在空中依次飞过三个完全相同的窗户1、2、3.图中曲线为苹果在空中运行的轨迹.若不计空气阻力的影响,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
A.苹果通过第1个窗户所用的时间最长
B.苹果通过第3个窗户的竖直方向平均速度最大
C.苹果通过第1个窗户重力做的功最大
D.苹果通过第3个窗户重力的平均功率最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