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物理试题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库仑在研究电荷间相互作用时,提出了“电场”的概念 B...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库仑在研究电荷间相互作用时,提出了“电场”的概念  

B.电源的电动势跟电源内非静电力做的功成正比,跟通过电源的电荷量成反比

C.将正点电荷从场强为零的一点移动到场强为零的另一点,电场力做功不一定为零

D.通电导线在某点不受磁场力的作用,则该点的磁感应强度一定为零

 

C 【解析】 试题分析:法拉第最先提出了“场”的概念,A错误;电源的电动势由非静电力的性质决定,B错误;由,电场强度为零,电势不一定为零,C正确;F=BILsinθ,知D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电场力做功,磁场力。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一列快车正以60m/s的速度在平直的铁轨上行驶时,发现前面1500m处有一货车正以18m/s的速度匀速同向行驶,快车立即合上制动器,经120s的刹车时间才能停止,试判断两车是否发生撞车事故。

 

查看答案

如图所示,一同学从一高为H=10m高的平台上竖直向上抛出一个可以看成质点的小球,小球的抛出点距离平台的高度为 h0=0.8m,小球抛出后升高了h=0.45m达到最高点,最终小球落在地面上。g=10 m/s2 求:

e卷通组卷系统 www.zujuan.com

(1)小球抛出时的初速度大小v0

(2)小球从抛出到接触地面的过程中经历的时间t

 

查看答案

如图所示,质量为2m的物体A经一轻质弹簧与地面上的质量为3m的物体B相连,弹簧的劲度系数为k,一条不可伸长的轻绳绕过定滑轮,一端连物体A,另一端连一质量为m的物体C,物体A、BC都处于静止状态.已知重力加速度为g,忽略一切摩擦.

满分5 manfen5.com

(1)求物体B对地面的压力;

(2)把物体C的质量改为5m,这时C缓慢下降,经过一段时间系统达到新的平衡状态,这时B仍没离开地面,且C只受重力和绳的拉力作用,求此过程中物体A上升的高度.

 

查看答案

如图,水平面有一重40N的物体,受到F1=12N和F2=6N的水平力的作用保持静止,已知物体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0.2,物体与地面间的最大静摩擦力与滑动摩擦力大小相等。求:

e卷通组卷系统 www.zujuan.com

(1)物体所受到摩擦力的大小和方向;

(2)当只将F1撤去,物体受到的摩擦力的大小和方向;

(3)若撤去的不是F1而是F2,则物体受到的摩擦力的大小和方向。

 

查看答案

给你两个弹簧测力计,一根橡皮条,一张白纸,细绳套(两个),三角板(两个)方木板等按课本要求做《互成角度的两个共点力的合成》实验,实验中主要步骤有:

A.只用一个弹簧测力计,通过细绳套把橡皮条的结点拉至O点,记下弹簧测力计的读数和细绳的方向,按同标度做出这个拉力F 的图示;

B.用铅笔描下O点的位置和两条细绳套的方向,并记下两个弹簧测力计的读数;

C.比较一下,力F′与用平行四边形定则求出的合力F大小和方向是否在误差允许范围内相同.

D.用两只弹簧测力计分别钩住细绳套,互成角度地拉橡皮条,使橡皮条伸长,让结点到达某一位置O

E.把白纸钉在木板上,并将橡皮条的一端固定在木板上的A点,让两根细绳套拴在橡皮条的另一端(结点);

F.用铅笔和刻度尺从力的作用点(位置O)沿着两绳套的方向画直线,按选定的标度作出这两只弹簧测力计的拉力F1和F2的图示,以F1和F2为邻边利用刻度尺和三角板作平行四边形,过O点画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即为合力F的图示.

G.  改变两个力F1、F2的大小和夹角,再重复实验两次.

满分5 manfen5.com

(1)(4分)将上述步骤,按实际操作的先后顺序填在后面:      

(2)(3分)在本实验中,用F表示理论合力,F 表示实验测出的合力,则下面的两个图中,比较符合实验事实的是 (    )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