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体A的质量为mA,圆环B的质量为mB,通过绳子连结在一起,圆环套在光滑的竖直杆上,开始时连接圆环的绳子处于水平,如图所示,长度l=4m,现从静止释放圆环。不计定滑轮和空气的阻力,取g=10m/s2。求:
(1)若mA:mB=5:2,则圆环能下降的最大距离hm。
(2)若圆环下降h2=3m时的速度大小为4m/s,则两个物体的质量应满足怎样的关系?
(3)若mA=mB,请定性说明小环下降过程中速度大小变化的情况及其理由。
如图所示,半径R=0.6m的光滑圆弧轨道BCD与足够长的粗糙轨道DE在D处平滑连接,O为圆弧轨道BCD的圆心,C点为圆弧轨道的最低点,半径OB、OD与OC的夹角分别为53°和37°。将一个质量m=0.5kg的物体(视为质点)从B点左侧高为h=0.8m处的A点水平抛出,恰从B点沿切线方向进入圆弧轨道。已知物体与轨道DE间的动摩擦因数=0.8,重力加速度g取10m/s2,sin37°=0. 6,cos37°=0.8。求:
(1)物体水平抛出时的初速度大小v0;
(2)物体在轨道DE上运动的路程s。
如图所示,竖直放置的圆柱形气缸内有一质量为m的活塞,可在气缸内作无摩擦滑动,活塞下方封闭一定质量的气体。已知活塞截面积为S,大气压强为p0,气缸内气体的热力学温度为T0,重力加速度为g。求:
(1)若保持温度不变,在活塞上放一重物,使气缸内气体的体积减小1/3,这时气体的压强和所加重物的质量M。
(2)在加压重物的情况下,要使气缸内的气体恢复到原来体积,应对气体加热,使气体温度升高到多少摄氏度?
某同学要通过实验测量一节干电池的电动势和内阻,可供选择的器材有:电流表(0~0.6A)、电压表(0~3V)、滑动变阻器R1(10Ω,2A)、滑动变阻器R2(100Ω,2A)、定值电阻R0为1.5Ω、电键S及导线若干。
(1)为方便实验调节且能较准确地进行测量,滑动变阻器应选用 (填“R1”或“R2”)。
(2)本次实验按照如图甲所示实物连接线路图连接好后进行测量,测得数据如下表所示。
| 1 | 2 | 3 | 4 | 5 |
I/A | 0.15 | 0.20 | 0.30 | 0.40 | 0.50 |
U/V | 1.46 | 1.45 | 1.43 | 1.42 | 1.39 |
由上表数据可看出,电压表示数变化不明显,试分析引起上述情况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为使电压表的示数变化更明显,请将上述器材的连线略加改动,在方框中画出改动后的实验电路图。
(4)实验中改变滑动变阻器的阻值,根据测出数据画出的U-I图线如图所示,则此干电池的内阻r =_____Ω。(保留两位小数)
为测定木块与桌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某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质量为m1的木块A放在足够长的水平桌面上,细绳一端固定在A上,另一端绕过定滑轮悬挂质量为m2的钩码B。开始时细绳伸直,B离地面高度为h,由静止释放后,二者一起移动,B落地后(不反弹)A在水平桌面上继续运动一段距离,最后静止在P点。改变B离地面的初始高度h,测出每次A在桌面上移动的距离s和相应的h,记录的数据如右表。
(1)请在图的坐标系中描出上述数据对 应的点,并绘出相应的图线;
(2)若B从离地高度为44cm处由静止释放,则此次A在水平桌面上移动的距离为______cm;
(3)设该图线的斜率为k,则木块与桌面间的动摩擦因数的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
(4)若实验中,每次测量h时,测量的都是B物体上端到地面的距离,这样按照上述方法计算出的动摩擦因数与真实值相比是________(选填“偏大”、“偏小”或“相同”)
(多选题)一束平行光照射在双缝上,在缝后屏上得到干涉条纹,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增大双缝到屏的距离,条纹间距变大
B.入射光波长变短,光强不变,条纹间距不变
C.入射光频率变化时条纹间距跟着变化
D.在水里做双缝干涉实验,同样条件下的条纹间距会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