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物理试题 >

石岩同学利用单摆测重力加速度,他用分度值为毫米的直尺测得摆线长为89.40 cm...

石岩同学利用单摆测重力加速度,他用分度值为毫米的直尺测得摆线长为89.40 cm,用游标卡尺测得摆球直径如图(甲)所示,读数为    cm.则该单摆的摆长为    cm.用停表记录单摆做30次全振动所用的时间如图(乙)所示,则停表读数为    s。如果测得的g值偏大,不正确的操作可能是   (填选项前字母).

满分5 manfen5.com

满分5 manfen5.com

A.计算摆长时用的是摆线长加摆球的直径

B.开始计时时,停表晚按下

C.摆线上端未牢固系于悬点,振动中出现松动,使摆线长度增加

D.实验中误将30次全振动记为31次

该同学改进测量方法后,得到的部分测量数据见下表.根据下表中数据可以初步判断单摆周期随    的增大而增大,与摆球的质量        填有关或无关)。

数据组

摆长

摆球

周期

编号

/mm

质量/g

/s

1

999.3

32.2

2.0

2

999.3

16.5

2.0

3

799.2

32.2

1.8

4

799.2

16.5

1.8

5

501.1

32.2

1.4

 

 

2.050 cm 90.425 57.0 C 从表中数据可以初步判断单摆周期随摆长的增大而增大.与摆球的质量无关。 【解析】 试题分析:游标卡尺的读数是20mm+10×0.05mm=20.50mm=2.050cm;单摆的摆长为89.40cm+2.050cm/2=90.425cm;停表读数为57.0s;测量时,如果计算摆长时用的是摆线长加摆球的直径,则摆长的数据将会变大,故由公式T=2π计算出的g=就会偏大;如果开始计时时,停表晚按下,则测得的时间偏小,计算的周期偏小,故计算的g也偏大;如果摆线上端未牢固系于悬点,振动中出现松动,则测量的摆长会比实际偏小,计算出的g值也会偏小,故得出g值偏大时,它是不可能的;如果实验中误将30次全振动记为31次,则计算的周期会变小,计算出的g偏也会偏大,故选项C符合题意。 表格中的数据可以看出,质量相等时,摆长越长,周期越大;摆长相等时,质量变大,其周期不变,故单摆周期随摆长的增大而增大,与摆球的质量无关。 考点:用单摆测量重力加速度的实验。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如图所示的三个图线分别是用不同的传感器测出的不同物体的振动图线.从三个图线可知,这三个物体振动的共同特点是具有_______性,三个物体中,最简单的振动是________的振动.图中心脏跳动的图线是某人的心电图,方格纸每个小方格的宽度是0.5 cm,心电图记录仪拖动方格纸的速度是1.8 cm/s.则此人的心率是________次/分.

满分5 manfen5.com

 

 

查看答案

下列关于电磁波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电磁波只能在真空中传播

B.电场随时间变化时一定产生电磁波

C.变化的磁场周围会产生电场

D.麦克斯韦第一次用实验证实了电磁波的存在

 

查看答案

关于生活中遇到的各种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电磁波可以传递信息,声波不能传递信息

B.手机在通话时涉及的波既有电磁波又有声波

C.太阳光中的可见光和医院“B超”中的超声波传播速度相同

D.遥控器发出的红外线波长和医院“CT”中的X射线波长相同

 

查看答案

声波在水中的速度大于在空气中的速度,让某一波源发出的声波通过空气和水中的相同的小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水中的波长大于在空气中的波长,在水中更容易出现衍射现象

B.在水中的波长小于在空气中的波长,在水中更容易出现衍射现象

C.在水中的波长大于在空气中的波长,在空气中更容易出现衍射现象

D.在水中的波长小于在空气中的波长,在空气中更容易出现衍射现象

 

查看答案

分析下列物理现象:

①夏天里一次闪电过后,有时雷声轰鸣不绝

②“闻其声而不见其人”

③围绕振动的音叉转一圈会听到忽强忽弱的声音

④当正鸣笛的火车向着我们急驶而来时,我们听到汽笛声的音调变高

这些物理现象分别属于波的

A.反射、衍射、干涉、多普勒效应

B.折射、衍射、多普勒效应、干涉

C.反射、折射、干涉、多普勒效应

D.衍射、折射、干涉、多普勒效应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