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比值法定义物理量是物理学中一种很重要的思想方法,下列表达式中不属于用比值定义物理量的是
A.加速度a= B.电流I=
C.电场强度E= D.磁感应强度B=
如图所示,半径为R、质量为M的均匀球靠竖直墙放置,左下方有一厚为h、质量为m的木块。若不计摩擦,用至少多大的水平力F推木块才能使球离开地面?此时木块对地的压力为多大?
如图所示,小球被轻质细绳系住斜吊着放在静止光滑斜面上,设小球质量m=1kg,斜面倾角θ=300,悬线与竖直方向夹角α=300,光滑斜面M=3kg置于粗糙水平面上,求:(1)悬线对小球拉力的大小。(2)地面对斜面的摩擦力的大小和方向。(g=10 m/s2)
A、B两辆汽车在笔直公路上同向行驶,当B车在A车前84m处时,B车速度为4m/s,且正以某加速度匀加速运动,在被追上前经过一段时间后,B车加速度突然变为零,此时B车的速度为16m/s。A车一直以20m/s的速度在后头追赶,经过12s后,A车追上B车,问B车的加速时间是多少?
摩托车从A点由静止出发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用7s时间通过一座长BC=14m的平桥,过桥后的速度是3m/s。
(1)它刚开上桥头时的速度vB有多大?
(2)桥头与出发点相距多远?
某同学在做“测定木板与木块间动摩擦因数”的实验时,设计了两种实验方案:
方案一:木板固定,用弹簧测力计拉动木块,如下图(a)所示.
方案二:用弹簧测力计钩住木块,用力拉动木板,如下图(b)所示.除了实验必须的弹簧测力计、木块、木板、细线外,该同学还准备了若干重量均为2.00N的砝码.
(1)上述两种方案中,你认为更合理的方案是 ,理由是 。
(2)该同学在木块上加放砝码,改变木块对木板的压力,记录了5组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
实验次数 | 1 | 2 | 3 | 4 | 5 |
砝码/个数 | 0 | 1 | 2 | 3 | 4 |
砝码对木块压力/N | 0 | 2.00 | 4.00 | 6.00 | 8.00 |
测力计读数/N | 1.50 | 2.00 | 2.50 | 2.90 | 3.50 |
请根据上述数据在坐标纸上(上图(c)中)作出摩擦力f和砝码对木块的压力F的关系图象(以F为横坐标)。图象不过原点的原因是 。由图象可知,木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