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物理试题 >

如图所示的演示实验证明了 A.重力加速度的大小是9.8 m/s 2 B.自由落体...

如图所示的演示实验证明了

满分5 manfen5.com

A.重力加速度的大小是9.8 m/s 2

B.自由落体运动是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

C.没有空气时,物体下落的快慢与物体的轻重无关

D.以上三个结论都不能证明

 

C 【解析】 试题分析:这个实验是在真空环境和有空气时比较羽毛和金属片的下落快慢的,用来说明在真空中,轻重物体下落的快慢相同,在空气中之所以不同是因为空气阻力的作用,故选C。 考点:自由裸体运动。 【名师点睛】古希腊权威思想家亚里士多德曾经断言:物体从高空落下的快慢同物体的重量成正比,重者下落快,轻者下落慢。到16世纪,伽利略发现了这一理论在逻辑上的矛盾。伽利略通过“比萨斜塔试验”,用事实证明,轻重不同的物体,从同一高度坠落,加速度一样,它们将同时着地,从而推翻了亚里士多德的错误论断。这就是被伽利略所证明的,现在已为人们所认识的自由落体定律。“比萨斜塔试验”作为自然科学实例,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惟一标准提供了一个生动的例证。本题设计的实验就是要说明在没有空气阻力作用时,轻重物体下落的快慢相同。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我们知道,拍打蚊子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当我们看准蚊子停留的位置拍打下去时,蚊子早就不知飞向何方了,这是因为蚊子在感受到突然袭击而飞走时,具有很大的

A.速度      B.加速度  C.速度的改变量       D.位移

 

查看答案

下列各组物理量中,全部是矢量的是

A.速度、路程、时间         B.速度、摩擦力、路程

C.质量、加速度、位移       D.弹力、速度、加速度

 

查看答案

(14分)甲、乙两运动员在训练交接棒的过程中发现:甲经短距离加速后能保持9m/s的速度跑完全程;乙从起跑后到接棒前的运动是匀加速的。为了确定乙起跑的时机,需在接力区前适当的位置设置标记。在某次练习中,甲在接力区前x0=13.5m处作了标记,并以v=9m/s的速度跑到此标记时向乙发出起跑口令。乙在接力区的前端听到口令时起跑,并恰好在速度达到与甲相同时被甲追上,完成交接棒。已知接力区的长度为L=20m。求:

(1)此次练习中乙在接棒前的加速度a

(2)在完成交接棒时乙离接力区末端的距离。

 

查看答案

12分)屋檐上每隔相同的时间间隔滴下一滴水,当第5滴正欲滴下时,第1滴恰好到达地面,而第3滴与第2滴分别位于高为1 m的窗户的上下缘,如图所示.取g=10 m/s2,问:

满分5 manfen5.com

(1)此屋檐离地面多高?

(2)滴水的时间间隔是多少?

 

查看答案

(6分)一个质点在x轴上运动,各个时刻的位置坐标如下表,求此质点

满分5 manfen5.com

(1)开始运动后在前5秒内的位移

(2)5s内的平均速度

(3)第2s内的平均速度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