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家关于物体运动的研究对树立正确的自然观具有重要作用.下列说法不符合历史事实的是( )
A.伽利略通过“理想实验”得出结论:一旦物体具有某一速度,如果它不受力,它将以这一速度永远运动下去
B.笛卡儿指出:如果运动中的物体没有受到力的作用,它将继续以同一速度沿同一直线运动,既不停下也不偏离原来的方向
C.亚里士多德认为,必须有力作用在物体上,物体的运动状态才会改变
D.牛顿认为,物体具有保持原来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的性质
如图所示,可视为质点的小物块A、B的质量分别为m和3m,静止放在光滑水平地面上,物块A、B间夹有一小块炸药(炸药的质量可以忽略不计)。某时刻炸药爆炸使物块A、B脱离,然后物块A与一质量为2m且以速度vo向右滑动的物块C发生碰撞,物块A、C碰撞后,物块A、B、C具有相同的速度。若炸药爆炸释放的化学能全部转化为物块A、B的机械能,求炸药爆炸时释放的化学能。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放射性元素的半衰期与原子所处的化学状态和外部条件无关
B.β衰变所释放的电子是原子核内的中子转化成质子和电子时所产生的
C.结合能越大,原子中核子结合的越牢固,原子核越稳定
D.各种气体原子的能级不同,跃迁时发射光子的能量(频率)不同,因此利用不同的气体可以制成五颜六色的霓虹灯
E.根据波尔理论,氢原子的核外电子由较高能级跃迁到较低能级时,要释放一定频率的光子,同时电子的动能减小,电势能增大
如图所示,在足够高的光滑水平台面上静置一质量为m的长木板A,A右端用轻绳绕过光滑的轻质定滑轮与质量也为m的物体C栓接.当C从静止开始下落距离h时,在木板A的最右端轻放一质量为4m的小铁块B(可视为质点),最终B恰好未从木板A上滑落.A、B间的动摩擦因数,且认为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重力加速度为g,求:
(1)C由静止下落距离h时,A的速度大小vo;
(2)木板A的长度L;
(3)若当铁块B轻放在木板A的最右端的同时,对B加一水平向右的恒力F=7mg,其他条件不变,求B滑出A时的速度大小。
如图所示,是双人花样滑冰运动中男运动员拉着女运动员做圆锥摆运动的精彩场面.若女运动员伸直的身体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θ,质量为m,转动过程中女运动员的重心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半径为r,忽略女运动员受到的摩擦力,重力加速度为g,求
(1)当女运动员对冰面的压力为其重力的1/2时,男运动员的拉力大小及两人转动的周期;
(2)当女运动员刚要离开冰面时,男运动员的拉力大小及两人转动的周期.
某同学用下面的实验装置测量小车的质量,他的部分实验步骤如下:
(1)将轨道倾斜适当角度以平衡摩擦力;
(2)将两个光电门G1、G2固定在轨道侧面(不影响小车在轨道上运行),测得两光电门之间的距离为L;
(3)测得遮光条的宽度为d,并将遮光条(质量不计)固定在小车上:
(4)将质量未知的钩码用跨过定滑轮的细绳与小车连接,将小车从适当位置由静止释放,遮光条先后通过两个光电门;
(5)计时器记录下遮光条通过G1、G2时遮光的时间分别为△t1和△t2,若L=0.75m,d=0.5cm、△t1=5.0×l0-3 s、△t2=2.5×10-3 s,则通过计算可得:a1=- m/s2;(计算结果保留2位有效数字)
(6)保持钩码质量不变,在小车上加入质量为m的砝码后进行第二次试验,并测得小车运动的加速度大小为a2;
(7)若钩码质量较小,可认为两次试验中钩码质量均满足远小于小车质量的条件,则小车质量可表示为M= (用a1、a2、m表示);若所用钩码质量较大,明显不满足远小于小车质量的条件,则小车质量可表示为M= (用a1、a2、m及重力加速度g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