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物理试题 >

如图所示,粗细均匀的管子,竖直部分长为l=50cm,水平部分足够长.当温度为15...

如图所示,粗细均匀的管子,竖直部分长为l=50cm,水平部分足够长.当温度为15℃时,竖直管中有一段长h=20cm的水银柱,封闭着一段长l1=20cm的空气柱.设外界大气压强始终保持在76cmHg.求:

满分5 manfen5.com

①被封空气柱长度为l2=40cm时的温度

②温度升高至327℃时,被封空气柱的长度l3

 

①被封空气柱长度为l2=40cm时的温度为516K; ②温度升高至327℃时,被封空气柱的长度l3为52.6cm. 【解析】【解析】 ①气体在初态时有: p1=96 cmHg,T1=288 K,l1=20 cm. 末态时有:p2=86 cmHg,l2=40 cm. 由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得:= 所以可解得:T2=T1=516 K ②当温度升高后,竖直管中的水银将可能有一部分移至水平管内,甚至水银柱全部进入水平管.因此当温度升高至327℃时,水银柱如何分布,需要分析后才能得知.设水银柱刚好全部进入水平管,则此时被封闭气柱长为l=50 cm,压强p=76 cmHg,此时的温度为 T=•T1==570 K 现温度升高到600K>T=570K,可见水银柱已全部进入水平管内,末态时p3=76 cmHg,T3=600 K,此时空气柱的长度 l3=•l1==52.6 cm 答:①被封空气柱长度为l2=40cm时的温度为516K; ②温度升高至327℃时,被封空气柱的长度l3为52.6cm. 【点评】本题考查盖﹣吕萨克定律的应用;它主要应用于体积不变的过程,注意分析好初末状态的P和T.同时注意计算时不必换算单位;只要前后单位统一即可.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列关于分子运动和热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气体如果失去了容器的约束就会散开,这是因为气体分子之间存在势能的缘故

B.一定量100℃的水变成100℃的水蒸汽,其分子之间的势能增加

C.对于一定量的气体,如果压强不变,体积增大,那么它一定从外界吸热

D.如果气体分子总数不变,而气体温度升高,气体分子的平均动能增大,因此压强必然增大

E.一定量气体的内能等于其所有分子热运动动能和分子之间势能的总和

 

查看答案

如图(a)所示,MN是长为a倾斜放置的光滑绝缘细杆,倾角为37°,MNP构成一直角三角形.MP中点处固定一电量为Q的正电荷,杆上穿有一带正电的小球(可视为点电荷),小球自N点由静止释放,小球的重力势能和电势能随MN上位置x(取M点处x=0)的变化图象如图(b)所示,其中E0、E1、E2为已知量,取sin37°=0.6,cos37°=0.8,静电力常量为k,重力加速度为g.(不得使用Ep=﹣满分5 manfen5.com

满分5 manfen5.com

(1)求势能为E1时的横坐标x1和带电小球的质量m

(2)已知在x1处时小球与杆间的弹力恰好为零,求小球的电量q

(3)求小球运动到M点时的速度大小.

 

查看答案

某运动员做跳伞训练,他从悬停在空中的直升飞机上由静止跳下,跳离飞机一段时间后打开降落伞做减速下落.他打开降落伞后的速度图线如图a.降落伞用8根对称的绳悬挂运动员,每根绳与中轴线的夹角均为37°,如图b.已知人的质量为50kg,降落伞质量也为50kg,不计人所受的阻力,打开伞后伞所受阻力f与速度v成正比,即f=kv (g取10m/s2,sin53°=0.8,cos53°=0.6).求:

满分5 manfen5.com

(1)打开降落伞前人下落的距离为多大?

(2)求阻力系数k和打开伞瞬间的加速度a的大小和方向?

(3)悬绳能够承受的拉力至少为多少?

 

查看答案

如图甲所示,一位同学利用光电计时器等器材做“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有一直径为d、质量为m的金属小球由A处由静止释放,下落过程中能通过A处正下方、固定于B处的光电门,测得A、B间的距离为H(H>>d),光电计时器记录下小球通过光电门的时间为t,当地的重力加速度为g.则:

满分5 manfen5.com

(1)如图乙所示,用游标卡尺测得小球的直径d=      mm.

(2)小球经过光电门B时的速度表达式为    

(3)多次改变高度H,重复上述实验,作出满分5 manfen5.com随H的变化图象如图丙所示,当图中已知量t0、H0和重力加速度g及小球的直径d满足以下表达式:     时,可判断小球下落过程中机械能守恒.

(4)实验中发现动能增加量△EK总是稍小于重力势能减少量△EP,增加下落高度后,则△Ep﹣△Ek      (选填“增加”、“减小”或“不变”).

 

查看答案

如图为研究小球的平抛运动时拍摄的闪光照片的一部分,其背景是边长为5cm的小方格,重力加速度g取10m/s2.由图可知:小球从A点运动到B点经历的时间      (填“小于”、“等于”或“大于”)从B点运动到C点经历的时间;照相机的闪光频率为      Hz;小球抛出时的初速度大小为      m/s.

满分5 manfen5.com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