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物理试题 >

下列关于电磁感应现象的认识,正确的是( ) A.它最先是由奥斯特通过实验发现的 ...

下列关于电磁感应现象的认识,正确的是(  )

A.它最先是由奥斯特通过实验发现的

B.它说明了电能生磁

C.它是指变化的磁场产生电流的现象

D.它揭示了电流受到安培力的原因

 

C 【解析】 试题分析:利用磁场产生电流的现象是电磁感应现象,电磁感应现象表明磁能生电. 【解析】 A、奥斯特发现了电流的磁效应,法拉第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故A错误; B、电磁感应现象说明,磁能生电,故B错误; C、利用磁场产生电流的现象是电磁感应现象,变化的磁场产生电流的现象是电磁感应现象,故C正确; D、电磁感应现象揭示了磁能生电,它并没有揭示电流受到安培力的原因,故D错误; 故选C. 【点评】奥斯特发现了电流的磁效应,法拉第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人们认识到电与磁是相互联系的;电磁感应现象的发现,使人类进入电气化时代.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如图所示,在0≤x≤a、o≤y≤满分5 manfen5.com范围内有垂直手xy平面向外的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坐标原点0处有一个粒子源,在某时刻发射大量质量为m、电荷量为q的带正电粒子,它们的速度大小相同,速度方向均在xy平面内,与y轴正方向的夹角分布在0~900范围内.己知粒子在磁场中做圆周运动的半径介于a/2到a之间,从发射粒子到粒子全部离开磁场经历的时间恰好为粒子在磁场中做圆周运动周期的四分之一.求最后离开磁场的粒子从粒子源射出时的

满分5 manfen5.com

(1)速度的大小:

(2)速度方向与y轴正方向夹角的正弦.

 

查看答案

如图所示,在无限长的竖直边界NS和MT间充满匀强电场,同时该区域上、下部分分别充满方向垂直于NSTM平面向外和向内的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大小分别为B和2B,KL为上下磁场的水平分界线,在NS和MT边界上,距KL高h处分别有P、Q两点,NS和MT间距为1.8h,质量为m.带电量为+q的粒子从P点垂直于NS边界射入该区域,在两边界之间做圆周运动,重力加速度为g.

满分5 manfen5.com

(1)求电场强度的大小和方向.

(2)要使粒子不从NS边界飞出,求粒子入射速度的最小值.

(3)若粒子经过Q点从MT边界飞出,求粒子入射速度的所有可能值.

 

查看答案

小球A和B的质量分别为mA和mB,且mA>mB.在某高度处将A和B先后从静止释放.小球A与水平地面碰撞后向上弹回,在释放处的下方与释放处距离为H的地方恰好与正在下落的小球B发生正碰.设所有碰撞都是弹性的,碰撞时间极短.求小球A、B碰撞后B上升的最大高度.

 

查看答案

如图所示,在高为h=5m的平台右边缘上,放着一个质量M=3kg的铁块,现有一质量为m=1kg的钢球以v0=10m/s的水平速度与铁块在极短的时间内发生正碰被反弹,落地点距离平台右边缘的水平距离为L=2m,已知铁块与平台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5,求铁块在平台上滑行的距离s(不计空气阻力,铁块和钢球都看成质点,取g=10m/s2).

满分5 manfen5.com

 

 

查看答案

如图所示,t=0时,竖直向上的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B0=0.5T,并且以满分5 manfen5.com=1T/s在变化,水平导轨不计电阻,且不计摩擦阻力,宽为0.5m,长L=0.8m.在导轨上搁一导体杆ab,电阻R0=0.1Ω,并且水平细绳通过定滑轮吊着质量M=2kg的重物,电阻R=0.4Ω,问经过多少时间能吊起重物?(g=10m/s2

满分5 manfen5.com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