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物理试题 >

某同学做“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实验时,主要步骤是: A.在桌面上放一块方木板...

某同学做“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实验时,主要步骤是:

A.在桌面上放一块方木板,在方木板上铺一张白纸,用图钉把白纸钉在方木板上;

B.用图钉把橡皮条的一端固定在板上的A点,在橡皮条的另一端拴上两条细绳,细绳的另一端系着绳套;

C.用两个弹簧秤分别钩住绳套,互成角度地拉橡皮条,使橡皮条伸长,结点到达某一位置O.记下O点的位置,读出两个弹簧秤的示数;

D.按选好的标度,用铅笔和刻度尺作出两只弹簧秤的拉力F1和F2的图示,并用平行四边形定则求出合力F;

E.只用一只弹簧秤,通过细绳套拉橡皮条使其伸长,读出弹簧秤的示数,记下细绳的方向,按同一标度作出这个力F的图示;

F.比较力F′和F的大小和方向,看它们是否相同,得出结论.

上述步骤中:(1)有重要遗漏的步骤的序号是           

(2)遗漏的内容分别是           

 

(1)CE, (2)C中未记下两条细绳的方向;E中未说明把橡皮条的结点拉到位置O 【解析】 试题分析:步骤C中只有记下两条细绳的方向,才能确定两个分力的方向,进一步才能根据平行四边形定则求合力;步骤E中只有使结点到达同样的位置O,才能表示两种情况下力的作用效果相同; 【解析】 本实验为了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采用的方法是作力的图示法,作出合力和理论值和实际值,然后进行比较,得出结果.所以,实验时,除记录弹簧秤的示数外,还要记下两条细绳的方向,以便确定两个拉力的方向,这样才能作出拉力的图示.步骤C中未记下两条细绳的方向;步骤E中未说明把橡皮条的结点拉到位置O. 故答案是:(1)CE,(2)C中未记下两条细绳的方向;E中未说明把橡皮条的结点拉到位置O. 【点评】本实验关键理解实验原理,根据实验原理分析实验步骤中有无遗漏或缺陷,因此掌握实验原理是解决实验问题的关键.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一位旅客可用三种方法从常州到苏州旅游:第一种是乘普客汽车经312国道到达;第二种方法是乘快客汽车经沪宁高速公路到达;第三种方法是乘火车到达;下面是三种车的发车时刻及里程表,已知普客汽车全程平均时速为60km/h,快客汽车全程平均时速为100km/h,两车途中均不停站,火车在中途需停靠无锡站5min,设火车进站和出站都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加速度大小是2400km/h2,途中匀速行驶,速率为120km/h,若现在时刻是上午8点05分,这位旅客想早点到达苏州,请你通过计算说明他该选择乘什么车?(没有计算过程不得分)

 

 

普客汽车

快客汽车

火车

里程/km

75

80

72

班次

7:20

8:00

8:00

 

8:20

8:40

8:33

 

10:30

9:20

9:00

 

14:30

10:55

9:43

 

 

 

查看答案

雷达在发射和接收电磁波时,在荧光屏上分别呈现出一个尖形波.某型号防空雷达相邻两次发射电磁波的时间间隔为5×10﹣4s.雷达监测到一目标正向该雷达匀速飞来,甲、乙两图是雷达跟踪该目标时雷达监视屏上显示的波形图象,两图时间间隔为30s.已知雷达监视屏上相邻刻线间表示的时间间隔为10﹣4s,电磁波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108m/s,求被监视目标飞行的速度.

满分5 manfen5.com

 

 

查看答案

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长木板A放在水平地面上,质量为m的木块P在其上滑行,长木板A一直处于静止状态.若长木板A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1,木块P与长木板A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2,则木块P所受到长木板的摩擦力大小为      ,长木板A所受到地面的摩擦力大小为     

满分5 manfen5.com

 

 

查看答案

一小球从高处自由下落,落地时的速度大小10m/s,则抛出点离水平地面的高度为      m.

 

查看答案

如图所示,与水平面成θ角的皮带传送机,把质量为m的货箱放到向上传送的皮带上,皮带的运转是匀速的,皮带与货箱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货箱从底端放上皮带时的速度为零,到达顶端前已经和皮带相对静止,货箱与皮带间相对运动阶段,货箱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      ;货箱与皮带间相对静止后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     

满分5 manfen5.com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