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物理试题 >

在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实验中,采用如图1所示的实验装置,小车及车中砝码的质...

在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实验中,采用如图1所示的实验装置,小车及车中砝码的质量用M表示,盘及盘中砝码的质量用m表示,小车的加速度可由小车后拖动的纸带打上的点计算出.

1)在水平实验桌上放置一端有定滑轮的长木板,将不带定滑轮的一端适当垫起的目的是    

2)当Mm的大小关系满足     时,才可以认为绳对小车的拉力大小等于盘及盘中砝码的重力.

3)一组同学在做加速度与质量的关系实验时,保持盘及盘中砝码的质量一定,改变小车及车中砝码的质量,测出相应的加速度,采用图象法处理数据.为了比较容易地观测加速度a与质量M的关系,应该做a     的图象.

4)如图2为甲同学根据测量数据作出的a﹣F图线,说明实验存在的问题是    

 

(1)平衡摩擦力;(2)M≫m;(3);(4)没有平衡摩擦力或平衡摩擦力不够 【解析】试题分析:(1)将不带定滑轮的一端适当垫起的目的是为了平衡摩擦力,使小车受到的合力等于绳子的拉力, (2)以整体为研究对象有mg=(m+M)a,解得:a=, 以M为研究对象有绳子的拉力F=Ma=mg, 显然要有F=mg必有m+M=M,故有M>>m,即只有M>>m时才可以认为绳对小车的拉力大小等于盘和盘中砝码的重力. (3)根据牛顿第二定律F=Ma,a与M成反比,而反比例函数图象是曲线,而根据曲线很难判定出自变量和因变量之间的关系,故不能作a﹣M图象; 但a=,故a与成正比,而正比例函数图象是过坐标原点的一条直线,就比较容易判定自变量和因变量之间的关系,故应作a﹣图象; (4)图中有拉力时没有加速度,是由于实验前没有平衡摩擦力或平衡摩擦力不足造成的.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的实验时:

1)要使每次合力与分力产生相同的效果,必须

A.每次将橡皮条结点拉到同样的位置

B.每次把橡皮条拉直

C.每次准确读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D.每次把橡皮条拉相同长度

 

2)在某次实验中,某同学的实验结果如图所示,其中A为固定橡皮条的图钉,O为橡皮条与细绳结点的位置.图中     是力F1F2的合力的实验值.

 

查看答案

表面光滑、半径为R的半球固定在水平地面上,球心O的正上方O′处有一无摩擦定滑轮,轻质细绳两端各系一个小球挂在定滑轮上,如图所示.两小球平衡时,若滑轮两侧细绳的长度分别为L1=2.4RL2=2.5R,则这两个小球的质量之比m1m2为(不计球的大小)( )

A. 241    B. 251    C. 2425    D. 2524

 

查看答案

如图所示,物体AB叠放在物体C上,水平力F作用于A,使ABC一起共同匀速运动,各接触面间的摩擦力的情况是( )

A. AC有向左的摩擦力    B. CB有向左的摩擦力

C. 物体C受到三个摩擦力作用    D. C对地有向右的摩擦力

 

查看答案

搬运工人沿粗糙斜面把一个物体拉上卡车,当力沿斜面向上,大小为F时,物体的加速度为a1;若保持力的方向不变,大小变为2F时,物体的加速度为a2,则(  )

A.a1=a2    B.a1<a2<2a1    C.a2=2a1    D.a2>2a1

 

查看答案

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木块在质量为M的长木板上滑动,长木板与水平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1,木块与木板间动摩擦因数为μ2,已知长木板处于静止状态,那么此时长木板受到的地面摩擦力大小为( )

A. μ2mg    B. μ1Mg    C. μ1m+Mg    D. μ2mg+μ1Mg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