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乙两个物体从同一地点沿同一方向做直线运动,其v-t图象如图所示。关于两物体的运动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t=1 s时,甲、乙相遇
B.在t=2 s时,甲、乙的运动方向均改变
C.在t=4 s时,乙的加速度方向改变
D.在t=2 s至t=6 s内,甲相对乙做匀速直线运动
在物理学的探索和发现过程中,科学家们运用了许多研究方法。以下关于物理学研究方法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在不需要考虑物体本身的大小和形状时,用质点来代替物体的方法是微元法
B根据速度定义式v=,当Δt→0时,就可以表示物体在t时刻的瞬时速度,该定义运用了极限思维法
C.在探究加速度、力和质量三者之间的关系时,先保持质量不变研究加速度与力的关系,再保持力不变研究加速度与质量的关系,这里运用了假设法
D.在推导匀变速直线运动位移公式时,把整个运动过程划分成很多小段,每一小段近似看作匀速直线运动,再把各小段位移相加,这里运用了理想模型法
如图所示,质量M=2kg、长l=1m的木板由不同材质的AB、BC两部分组成,B是木板中点,木板放在光滑水平地面上;质量m=1kg的物块放在木板左端.现对物块施加水平向右的力F=4N,使物块向右滑动,物块滑动到B点时撤去拉力,此时木板恰好与右侧墙壁相撞.木板AB部分与物块间的动摩擦因数,g=10m/s2.
(1)求木板与墙壁相撞前的加速度大小;
(2)求开始时木板右端与墙壁的距离;
(3)木板与墙壁相撞后以原速率返回,物块滑动到木板最右端时二者速度均为零,求木板BC部分与物块间的动摩擦因数.
如图所示,固定的两斜面AB、AC倾角分别为37°和53°,两物块P、Q用一根不可伸长的轻绳相连,跨过固定在斜面顶端的定滑轮放在斜面上.物块P在沿斜面AB向下的拉力F作用下处于静止状态.P、Q质量均为0.1kg,AC光滑,P与AB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2.最大静摩擦力与滑动摩擦力相等,g=10m/s2,sin370=0.6,cos370=0.8.求:
(1)拉力F大小满足的条件;
(2)撤去拉力F时,物块P的加速度.
野兔以速度8m/s自西向东匀速跑动,野兔跑至A点时被正南方B点猎狗发现,猎狗立即沿某一直线方向追赶野兔.猎狗先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当速度达到20m/s时再做匀速运动.经6s猎狗追上野兔,AB两点间距离为s=64m.求:
(1)猎狗追上野兔运动的距离;
(2)猎狗运动的加速度.
从离地面的高度为35m处,用弹射装置将一小球竖直向上抛出,抛出时速度为30m/s,忽略空气阻力,g=10m/s2,求:小球经过多长时间落到地面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