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物理试题 >

某物体的位移—时间图像如图所示,若规定向东为正方向。 (1)试求物体在OA、CD...

某物体的位移—时间图像如图所示,若规定向东为正方向。

1试求物体在OA、CD、DE各阶段的速度大小及方向

(2)作出12秒内的速度—时间图像。

 

 

(1)3m/s,方向向东; 6 m/s,方向向西; 1 m/s,方向向西。 (2)   【解析】 试题分析:(1)OA阶段物体从t=0时刻开始从原点出发向东做匀速直线运动,历时2 s位移为6m;AB阶段即在2 s~5 s内,物体保持静止;BC阶段即第6 s内继续向东做匀速直线运动;CD阶段即在第6 s末到第8 s末物体匀速反向行驶,至8 s末时回到出发点;在DE阶段即第8 s末至第12 s末时物体从出发点向西做匀速直线运动;由x-t图像得各阶段的速度如下:OA阶段的速度=3(m/s),方向向东;CD阶段的速度=-6(m/s),速度大小为6 m/s,方向向西;DE阶段的速度=-1(m/s),速度大小为1 m/s,方向向西。 考点:本题考查了匀速直线运动的位移—时间图像的相关知识。 【名师点睛】位移—时间图像中运动图线的斜率表示速度。 (2)物体在t=0开始从原点出发向东做速度为3m/s的匀速直线运动,历时2 s,接着在2 s~5 s内静止;第6 s内继续向东做速度为6m/s的匀速直线运动;在第6 s末到第8 s末匀速反向行驶速度为6m/s,至8 s末回到出发点;在第8 s末至第12 s末从出发点向西做速度为1m/s的匀速直线运动。 考点:本题考查了匀速直线运动速度—时间图像的相关知识。 【名师点睛】速度—时间图像中匀速直线运动的图线为与时间轴平行的直线。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某同学实验中得到一条纸带,如图所示OABCDEF是纸带上的七个计数点,每相邻两个计数点间还有四个点没有画出,用x1x2x3x4x5x6表示相邻两个计数点间的距离,在纸带的下方用毫米刻度尺测量计数点间的距离,已知打点计时器电源频率为50 Hz,那么,打AB两点的时间间隔为        sBC两点间距x3           cmC点对应的速度大小是             m/s。 (上述计算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查看答案

在《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实验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电磁打点计时器应用低压交流电源

B. 先闭合电源开关,让打点计时器正常工作时,再拖动纸带

C. 纸带上的打点密集,说明纸带运动速度较大

D. 从纸带上能看清的点开始选择计数点,并测量处理数据

 

查看答案

某同学为了测定气垫导轨上滑块的加速度,他在滑块上安装了宽度为ΔX=2cm的遮光板。然后他利用气垫导轨和毫秒计,记录了遮光板通过第一个光电门所用的时间为Δt1=002s,通过第二个光电门的时间Δt2=001s,遮光板从开始遮住第一个光电门到开始遮住第二个光电门的时间为20 s,请你根据上面他通过实验得到的数据,计算出滑块的加速度为        m/s2。(保留两位有效数字)本实验可以认为是滑块通过光电门的瞬时速度,由此产生误差是       误差(填系统或偶然),为减小实验误差,可采取的方法是        (填增大或减小)挡光片宽度。

 

查看答案

关于测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测量长度要有估计数字,估计数字的位数越多,误差就越小

B. 在记录测量结果时,只写数值,不写单位是毫无意义的

C. 记录测量的结果,所用单位不同时,不会影响测量结果的准确程度

D. 为了减少误差,进行任何一个测量,都要采取多次测量求平均值的方法

 

查看答案

甲、乙两物体在同一直线上运动,它们的v﹣t图像如图,可知( )

A. t1时刻,甲和乙的速度相同

B. t1时刻,甲和乙的速度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C. t2时刻,甲和乙的速度方向相同,加速度方向不相同

D. t2时刻,甲和乙的速度相同,加速度也相同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