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物理试题 >

如图是阿毛同学的漫画中出现的装置,描述了一个“吃货”用来做“糖炒栗子”的“萌”事...

如图是阿毛同学的漫画中出现的装置,描述了一个“吃货”用来做“糖炒栗子”的“萌”事儿:将板栗在地面小平台上以一定的初速经两个四分之一圆弧衔接而成的轨道,从最高点P飞出进入炒锅内,利用来回运动使其均匀受热我们用质量为m的小滑块代替栗子,借这套装置来研究一些物理问题设大小两个四分之一圆弧半径为2R和R,小平台和圆弧均光滑将过锅底的纵截面看作是两个斜面AB、CD和一段光滑圆弧组成斜面动摩擦因数均为025,而且不随温度变化两斜面倾角均为θ=37°,AB=CD=2R,A、D等高,D端固定一小挡板,碰撞不损失机械能滑块的运动始终在包括锅底最低点的竖直平面内,重力加速度为g

1如果滑块恰好能经P点飞出,为了使滑块恰好沿AB斜面进入锅内,应调节锅底支架高度使斜面的A、D点离地高为多少?

21问,求滑块在锅内斜面上走过的总路程

3对滑块的不同初速度,求其通过最高点P和小圆弧最低点Q时受压力之差的最小值

 

(1)(2)(3)6mg 【解析】 试题分析:(1)在P点,解得. 到达A点时速度方向要沿着AB, 所以AD离地高度为. (2)进入A点滑块的速度为, 假设经过一个来回能够回到A点,设回来时动能为Ek,, 所以滑块不会滑到A而飞出. 根据动能定理得, 代入数据解得,1.2mgR﹣0.2mgs= 解得滑块在锅内斜面上走过得总路程. (3)设初速度、最高点速度分别为v1、v2, 由牛二定律,在Q点,,解得 在P点,.解得 所以. 由机械能守恒得, 得为定值. 代入v2的最小值,得压力差的最小值为9mg. 考点:机械能守恒;牛顿第二定律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在“测电池的电动势和内阻”的实验中,测量对象为一节新的干电池

1用图a所示电路测量时,在较大范围内调节滑动变阻器,发现电压表读数变化不明显,原因是:      

2为了提高实验精度,采用图乙所示电路,提供的器材:

量程3V的电压表V,量程06A的电流表A具有一定内阻

定值电阻R0阻值未知,约几欧姆,滑动变阻:R10~10Ω

滑动变阻器R20~200Ω,单刀单掷开关S1、单刀双掷开关S,导线若干

①电路中,加接电阻凰有两方面的作用,一是方便实验操作和数据测量,二是

②为方便实验调节且能较准确地进行测量,滑动变阻器应选用           填R1或R2).

③开始实验之前,S1、S2都处于断开状态现在开始实验:

A闭合S1,S2打向1,测得电压表的读数U0,电流表的读数为I0,则U0/I0=     .(电流表内阻用RA表示

B闭合S1,S2打向2,改变滑动变阻器的阻值,当电流表读数为I1时,电压表读数为U1;当电流表读数为I2时,电压表读数为U2则新电池电动势的表达式为E=      ,内阻的表达式r=     

 

查看答案

测量小物块Q与平板P之间的动摩擦因数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AB是半径足够大的、光滑的四分之一圆弧轨道,与水平固定放置的P板的上表面BCB点相切,C点在水平地面的垂直投影为C′。重力加速度为g。实验步骤如下:

用天平称出物块Q的质量m

测量出轨道AB的半径RBC的长度LCC/的高度h

将物块QA点由静止释放,在物块Q落地处标记其落地点D

重复步骤,共做10次;

10个落地点用一个尽量小的圆围住,用刻度尺测量圆心到C′的距离s

1)用实验中的测量量表示:

)物块Q到达B点时的动能EkB__________

)物块Q到达C点时的动能EkC__________

)在物块QB运动到C的过程中,物块Q克服摩擦力做的功Wf__________

)物块Q与平板P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__________

2)回答下列问题:

)实验步骤④⑤的目的是________

ii)已知实验测得的μ值比实际值偏大,其原因除了实验中测量量的误差之外,其它的可能是________(写出一个可能的原因即可)

 

查看答案

多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光电效应和电子的衍射现象说明粒子的波动性

Bα粒子散射实验证实了原子核的结构

C氢原子辐射出一个光子后能量减小,核外电子的运动加速度增大

D比结合能越大,表示原子核中核子结合得越牢靠,原子核越稳定

 

查看答案

多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只要有电场和磁场,就能产生电磁波

B氢原子从激发态向基态跃迁只能辐射特定频率的光子

CHe+N→O+H是原子核的人工转变方程

D光在真空中运动的速度在不同的惯性系中测得的数值可能不同

 

查看答案

多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布朗运动就是液体分子的无规则运动

B晶体在各个方向上的导热性能相同,体现为各向同性

C热量不能自发地从低温物体传给高温物体

D将一个分子从无穷远处无限靠近另一个分子,则这两个分子间的分子力先增大后减小最后再增大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