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物理试题 >

在“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的实验中,教材提供了参考例一:如图所示,两个小车...

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的实验中,教材提供了参考例一:如图所示,两个小车放在光滑水平板上,前段各系一条细绳,绳的另一端跨过定滑轮各挂一个小盘,盘中可放砝码.两个小车后端各系一条细线,用一个黑板擦把两条细线同时按在桌子上,使小车静止,抬起黑板擦,两小车同时开始运动,按下黑板擦,两小车同时停下来.用刻度尺测出两小车通过的位移之比就等于它们的加速度之比.

1)上述实验中,作用在小车上的力是通过测量小盘和砝码的重力mg得到的,即F=mg,这样处理会有系统误差,为了减小系统误差,小盘和砝码的质量m与小车的质量M应满足的关系是      ;为了消除这个系统误差,有同学认为只要换一下研究对象,在探究加速度与合力关系时,将小盘中减掉的砝码放到小车上,合力依然是小盘和砝码的重力mg,系统误差就没有了,他的研究对象应该是       

2)该参考案列采用的物理思想方法是    

A.等效法

B.控制变量法

C.极限法

D.转换法

 

 

(1)m<<M;小盘,砝码和小车(2)BD 【解析】试题分析:(1)对于小盘,砝码和小车整体,根据牛顿第二定律mg=(M+m)a,对于小车F=Ma,联立解得,故当m<<M时,F=mg;如果将小盘,砝码和小车整体作为研究对象,将小车中减掉的砝码放回小车上,保证了总质量(M+m)不变,而合力大小就是mg; (2)在研究加速度与力和质量的关系时,是利用了控制变量法,本实验通过测量位移来测量加速度,还利用了转换法,故BD正确。 考点: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 【名师点睛】本题关键是明确实验的原理,会通过运动学公式求解加速度之比和瞬时速度大小;明确实验的误差来源;不难。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如甲所示,固定倾斜放置的平行导轨足够长且电阻不计,倾角为θ,导轨间距为L,两阻值均为R的导体棒ab、cd置于导轨上,棒的质量均为m,棒与导轨垂直始终保持良好接触,整个装置处在与平面垂直向上的磁感应强度B匀强磁场中,开始时导体棒abcd处于静止状态,现给cd平行于平面向上的拉力F,使cd向上做如图乙所示的加速运动,至t0时刻ab棒刚要滑动,两棒与导轨的动摩擦因数相等,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则在0~t0过程中 

Aab棒受到导轨的摩擦力一直增大

Bab棒受到的安培力一直增大

C棒与导轨的动摩擦因数为

D在t0时刻突然撤去拉力的一瞬间,cd棒的加速度为

 

查看答案

在如图甲所示的电路中,在ab两端输入稳定的正弦交流电,变压器原线圈中的电流为I1,电压为U1,输入功率为P1,副线圈中的电流为I2,电压为U2,输出功率为P2,则在滑动变阻器滑片移动的过程中,图乙中的图像关系正确的有B图中曲线为双曲线的一支,D图中曲线为抛物线

 

 

查看答案

如图所示,从A点以速度v0竖直向上抛出一个小球,小球经过B点到达最高点C,从C点又返回A点,B为AC中点,小球运动过程中受到大小恒定的阻力作用,则下列关于小球的运动说法正确的是

A小球从A到B与从B到C的过程,损失的机械能相等

B小球从A到B与从B到C的过程,减少的动能相等

C小球从A到B与从B到C的过程,AB段重力的平均功率较大

D小球从A出发到返回A的过程中,外力做功为零

 

查看答案

如图所示,一轻弹簧P一端固定在竖直墙上,另一端连在放在粗糙水平面上的物块上,弹簧处于原长,现在物块上加一水平向右的恒力F,物块在力F作用下向右运动,物块从开始运动到弹簧压缩到最短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块一直向右左加速运动,到弹簧压缩到最短时物块的速度最大

B当弹簧的弹力大小等于F时,物块的速度最大

C物块的加速度先减小后增大

D弹簧压缩到最短时,F大于弹簧的弹力与物块与水平面的摩擦力之和

 

查看答案

人类探测火星的梦想一刻也没有停止过,若在将来的某一天,人类实现了火星上的登陆,宇航员在火星表面上用测力计测得质量为m的物块重力为G0,测得火星的半径为R,已知火星绕太阳公转的周期和线速度分别为Tv,引力常量为G,则太阳对火星的引力大小为( )

A.     B.

C.     D.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