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物理试题 >

利用光子说对光电效应的解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金属表面的一个电子只能吸...

利用光子说对光电效应的解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金属表面的一个电子只能吸收一个光子

B电子吸收光子后一定能从金属表面逸出,成为光电子

C金属表面的一个电子吸收若干个光子,积累了足够的能量后才能从金属表面逸出

D无论光子能量大小如何,电子吸收多个光子并积累了能量后,总能逸出成为光电子

 

A 【解析】 试题分析:根据光电效应的规律,金属表面的一个电子一次只能吸收一个光子.故A正确;每一种金属在产生光电效应时都存在一极限频率(或称截止频率),即照射光的频率不能低于某一临界值,当电子吸收的光子的能量大于逸出功时,电子才能能从金属表面逸出,成为光电子,故B错误;波动性理论,如果入射光较弱,照射的时间要长一些,金属中的电子才能积累住足够的能量,飞出金属表面.可事实是,只要光的频率高于金属的极限频率,光的亮度无论强弱,光子的产生都几乎是瞬时的,不超过十的负九次方秒.光的频率低于极限频率时,无论多强的光,照射的时间多长都无法使电子逸出,故CD错误. 考点:考查光电效应的规律和特点 【名师点睛】光电效应具有如下实验规律:1.每一种金属在产生光电效应时都存在一极限频率(或称截止频率),即照射光的频率不能低于某一临界值.相应的波长被称做极限波长(或称红限波长).当入射光的频率低于极限频率时,无论多强的光都无法使电子逸出.2.光电效应中产生的光电子的速度与光的频率有关,而与光强无关.3.光电效应的瞬时性.实验发现,即几乎在照到金属时立即产生光电流.响应时间不超过十的负九次方秒(1ns).4.入射光的强度只影响光电流的强弱,即只影响在单位时间单位面积内逸出的光电子数目.在光颜色不变的情况下,入射光越强,饱和电流越大,即一定颜色的光,入射光越强,一定时间内发射的电子数目越多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如图所示,质量为m=2 kg的物块A从高为h=0.2 m的光滑固定圆弧轨道顶端由静止释放,圆弧轨道底端的切线水平,物块A可从圆弧轨道的底端无能量损失地滑上一辆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的小车B,且物块A恰好没有滑离小车B.已知小车B的长度为l=0.75 m,质量M=6 kg,重力加速度为g=10 m/s2,求:

(i)物块A与小车B间的动摩擦因数;

(ii)当物块A相对小车B静止时小车B运动的位移。

 

查看答案

用速度一定的中子轰击静止的锂核Li),发生核反应后生成氚核和α粒子,则核反应方程为         ;生成的氚核速度方向与中子的初速度方向相反,α粒子的速度为v,氚核与α粒子的速率之比为7∶8,已知质子、中子质量均为m,光速为c,核反应过程中放出的能量全部转化为氚核和α粒子的动能,则中子的初速度v0=      ,此反应过程中质量亏损为    

 

查看答案

如图所示为一列沿x轴正方向传播的简谐横波在t=0时刻的波形图,已知该波的传播速度为6.4 m/s,求:

(i)这列波的周期;

(ii)平衡位置在x=4 cm处的质点在0~0.05 s时间内运动的路程。

 

查看答案

如图,某种复合光经过半圆形的玻璃砖后分成a、b两束,其中光束a与法线的夹角为60°,光束b与法线的夹角为45°,则玻璃对a、b两种光的折射率之比na∶nb=      ;若a、b两种光在这种玻璃中的波长之比为:,现用同一双缝干涉装置分别测量a、b两种光的波长,则得到的相邻亮条纹间距之比为Δxa∶Δxb=     

 

 

查看答案

如图所示,一个内壁光滑的导热气缸竖直放置,内部封闭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周围环境温度为27 ℃,现将一个质量为2 kg的活塞缓慢放置在气缸口,活塞与气缸紧密接触且不漏气。已知活塞面积为4.0× 104 m2,大气压强为1.0 ×105 Pag10 m/s2,气缸高为0.3 m

1求活塞静止时气缸内气体的体积;

2现在活塞上放置一个2 kg的砝码,再让周围环境温度缓慢升高,要使活塞再次回到气缸顶端,则环境温度应升高到多少摄氏度?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