驾驶证考试中的路考,在即将结束时要进行目标停车,考官会在离停车点不远的地方发出指令,要求将车停在指定的标志杆附近.如图所示,终点附近的道路是平直的,依次有编号为A、B、C、D、E的五根标志杆,相邻杆之间的距离ΔL=12.0 m.一次路考中,学员甲驾驶汽车,学员乙坐在后排观察并记录时间,学员乙与车前端面的距离为Δs=2.0 m.假设在考官发出目标停车的指令前,汽车是匀速运动的,当学员乙经过O点时考官发出指令:“在D标志杆目标停车”,发出指令后,学员乙立即开始计时,学员甲需要经历Δt=0.5 s的反应时间才开始刹车,开始刹车后汽车做匀减速直线运动,直到停止.学员乙记录下自己经过B、C杆时的时刻tB=4.50 s,tC=6.50 s.已知LOA=44 m.求:
(1)刹车前汽车做匀速运动的速度大小v0及汽车开始刹车后做匀减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大小a;
(2)汽车停止运动时车头前端面离D的距离.
如图所示,物体从光滑斜面上的顶端A点由静止开始匀加速下滑,经过B点后进入粗糙水平面(设经过B点前后速度大小不变),匀减速运动最后停在C点.每隔0.2秒通过速度传感器测量物体的瞬时速度大小,下表给出了部分测量数据.求:
t(s) | 0 | 0.2 | 0.4 | … | 1.2 | 1.4 | … |
v(m/s) | 0 | 1.0 | 2.0 | … | 1.1 | 0.7 | … |
(1)物体在斜面和水平面上的加速度大小分别为多少?
(2)t=0.6s时瞬时速度大小v.
(3)斜面的长度L.
一辆汽车刹车前速度为90km/h,刹车获得的加速度大小为10m/s2,求:
(1)汽车刹车开始后10s内滑行的距离x0;
(2)从开始刹车到汽车位移为30m时所经历的时间t;
利用打点计时器研究小车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得到如图所示的一条纸带,在带上共取了A、B、C、D、E、F、G七个计数点,相邻的两个计数点之间还有四个点未画出.从每一个计数点处将纸带剪开分成六条(分别叫a、b、c、d、e、f),将这六条纸带由短到长紧靠但不重叠地粘在xOy坐标系中,得到如图所示的直放图,最后将各纸带上端中心连起来,于是得到表示vt关系的图像.已知打点计时器的工作频率为50 Hz.
(1)为表示vt关系,图中的x轴对应的物理量是时间t,y轴对应的物理量是速度v.若纸条c的长度为5.0 cm,则图中t3为________s,v3为________ m/s;因为各纸条上端中心连线是________,所以可以直观地看出小车是做匀变速直线运动;
(2)在纸带未剪断时,量出相邻的计数点之间的距离分别为xAB=4.22 cm、xBC=4.65 cm、xCD=5.08 cm、xDE=5.49 cm、xEF=5.91 cm、xFG=6.34 cm.则小车的加速度a=________ m/s2,打下D点时小车的速度为________ m/s(结果保留2位有效数字)
在“测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的实验中,电火花计时器(或电磁打点计时器)是用于测量________的仪器;连接到电源时________(选择填写“需要”“不需要”)区分电源的正负极;我国使用的交流电的频率为50 Hz,则相邻两个打点时间间隔是________s.
酒后驾驶会导致许多安全隐患,这是因为驾驶员的反应时间变长,反应时间是指驾驶员从发现情况到采取制动的时间.下表中“思考距离”是指驾驶员从发现情况到采取制动的时间内汽车行驶的距离;“制动距离”是指驾驶员发现情况到汽车停止行驶的距离(假设汽车制动时的加速度大小都相同).
速度(m/s) | 思考距离/m | 制动距离m | ||
正常 | 酒后 | 正常 | 酒后 | |
15 | 7.5 | 15.0 | 22.5 | 30.0 |
20 | 10.0 | 20.0 | 36.7 | 46.7 |
25 | 12.5 | 25.0 | 54.2 | 66.7 |
分析上表可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驾驶员正常情况下反应时间为0.5 s
B.驾驶员酒后反应时间比正常情况下多0.5 s
C.驾驶员采取制动措施后汽车的加速度大小为3.75 m/s2
D.若汽车以25 m/s的速度行驶时,发现前方60 m处有险情,酒后驾驶者不能安全停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