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物理试题 >

甲、乙两运动员在训练交接棒的过程中发现:甲经短距离加速后能保持9m/s的速度跑完...

甲、乙两运动员在训练交接棒的过程中发现:甲经短距离加速后能保持9m/s的速度跑完全程;乙从起跑后到接棒前的运动是匀加速的。为了确定乙起跑的时机,需在接力区前适当的位置设置标记。在某次练习中,甲在接力区前S0=135m处作了标记,并以V=9m/s的速度跑到此标记时向乙发出起跑口令。乙在接力区的前端听到口令时起跑,并恰好在速度达到与甲相同时被甲追上,完成交接棒。已知接力区的长度为L=20m。求:

1此次练习中乙在接棒前的加速度a;

2在完成交接棒时乙离接力区末端的距离

 

(1)a=3m/s2 (2)6.5m 【解析】 试题分析:(1)设经过时间t,甲追上乙,则根据题意有 将v=9代入得到:t=3s, 再有 v=at 解得:a=3m/s2 (2)在追上乙的时候,乙走的距离为s, 则:s=at2/2 代入数据得到 s=13.5m 所以乙离接力区末端的距离为??s=20-13.5=6.5m 网] 考点: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 【名师点睛】在交接棒时甲做的是匀速运动,乙做的是匀加速运动,根据甲乙的运动的规律分别列式可以求得加速度和位移的大小。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通过“30m”折返跑”的测试成绩可以反应一个人的身体素质。在平直的跑道上,一学生站立在起点线A处,当听到起跑口令后测试员同时开始计时,跑向正前方30m处的折返线,到达折返线B处时,用手触摸固定在折返线处的标杆,再转身跑回起点线,返程无需减速,到达起点线处时,停止计时,全过程所用时间即为折返跑的成绩。学生加速或减速过程均视为匀变速,触摸杆的时间不计。某同学加速时的加速度大小为a1=25m/s2,减速时的加速度大小为a2=5m/s2,到达折返线处时速度需减小到零,并且该生全过程中最大速度不超过vm=12m/s。求:

1该学生返程B到A过程最快需多少时间;

2该学生“30m折返跑”的最好成绩。

 

查看答案

2008年初,我国南方遭受严重的雪灾,给交通运输带来极大的影响。已知汽车在水平普通路面上刹车时的加速度大小a1=7m/s2,在水平冰面上刹车时的加速度大小a2=" 1" m/s2。当汽车以某一速度沿水平普通路面行驶时,急刹车后(设车轮立即停止转动),汽车要滑行8 m才能停下。那么该汽车若以同样的速度在结了冰的水平路面上行驶,求:

1)急刹车后汽车继续滑行的距离增大了多少?

2)要使汽车紧急刹车后在冰面上8 m内停下,汽车行驶的速度不能超过多少?

 

查看答案

一物体以一定的初速度冲上一倾角为θ的斜面,结果最后静止在斜面上,如右图所示,在第1 s内位移为6 m,停止运动前的最后1 s内位移为2 m,求:

1在整个减速运动过程中质点的位移大小;

2整个减速过程共用多少时间

 

查看答案

汽车由静止开始在平直的公路上行驶,060 s内汽车的加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图线如下图所示.

1)画出汽车在060 s内的vt图线;

2)求在这60 s内汽车行驶的位移.

 

查看答案

图中上部的数字为相邻两个计数点间的距离(每两点间还有4个点没有画出来)。打点计时器的正常工作频率为f="50" Hz

1)如果用S1S2S3S4S5S6来表示各相邻两个计数点间的距离由这些已知数据计算:加速度的表达式为a=______________。其具体数值大小为a=_____m/s2

2D点瞬时速度v="_________" m/s。(答案均要求保留3位有效数字)

3)如果当时电网中实际的交变电流的频率是f=55Hz,而做实验的同学并不知道,那么由此引起的系统误差将使加速度的测量值比实际值偏_______(填).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