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物理试题 >

传感器和计算机结合,可以快速测量和记录变化的力。如下图所示,传感器和计算机连接,...

传感器和计算机结合,可以快速测量和记录变化的力。如下图所示,传感器和计算机连接,弹性细绳一端系小球另一端与传感器连接,把小球举到O点,放手让小球自由下落同时开始计时,计算机通过传感器获得弹性细绳中拉力F随时间t变化的图线。不计空气阻力,弹性细绳一直在弹性限度内。根据图线可以判断

A细绳的自然长度是

Bt1~t2时间内小球一直处于失重状态

C2t1=t4-t3

D从t2~t3,小球的速度先增大后减小

 

CD 【解析】 试题分析: 从图可知从悬点释放到绳子张紧历时t1,即绳子的自然长度l=,故A错误;t1-t2时间内小球先做加速度减小的加速运动,处于失重状态;当绳子的拉力大于重力时,小球才开始做减速运动,处于超重状态,故B错误;0~t1时间内小球做自由落体运动,t3~t4时间内小球做竖直上抛运动,则有2t1=t4-t3,故C正确;t2时刻绳子拉力最大,t3时刻绳子拉力为零,绳子恢复原长,小球处于最低位置。t2~t3时间内,小球先向上做加速运动,当绳子拉力与小球重力相等后小球重力大于绳子拉力,小球向上做减速运动,即在该时间内,小球的速度先增大后减小,故D正确。 故选:CD 考点:牛顿第二定律. 【名师点睛】本题考查了自由落体运动规律、F与t关系、识图获取信息的能力难度适中.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如图所示,在粗糙水平地面上放着一个截面为四分之一圆弧的柱状物体A,A的左端紧靠竖直墙,A与竖直墙之间放一光滑圆球B,整个装置处于静止状态把A向右移动少许后,它们仍处于静止状态,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A对地面的压力减小

BB对墙的压力增大

CA与B之间的作用力减小

D地面对A的摩擦力减小

 

查看答案

如图所示,水平传送带AB距地面的高度为h,以恒定速率v0顺时针运行。甲、乙两相同滑块质点之间夹着一个压缩轻弹簧长度不计,在AB的正中间位置轻放它们时,弹簧瞬间恢复原长,两滑块以相同的速率分别向左、右运动。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甲、乙滑块不可能落在传送带的左右两侧

B甲、乙滑块可能落在传送带的左右两侧,但距释放点的水平距离一定相等

C甲、乙滑块可能落在传送带的同一侧,但距释放点的水平距离一定不相等

D若甲、乙滑块能落在同一点,则摩擦力对甲乙做的功一定相等

 

查看答案

如图所示,A为静止于地球赤道上的物体,B为绕地球做椭圆轨道运行的卫星,C为绕地球做圆周运动的卫星,P为B、C两卫星轨道的交点已知A、B、C绕地心运动的周期相同相对于地心,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卫星C的运行速度大小等于物体A的速度大小

B物体A和卫星C具有相同大小的加速度

C可能出现:在每天的某一时刻卫星B在A的正上方

D卫星B在P点的加速度大小小于卫星C在该点加速度大小

 

查看答案

如图所示,光滑斜面固定在水平面上,顶端O有一小球,小球从静止释放沿斜面运动到底端B的时间是t1。若给小球不同的水平初速度,使小球分别落到斜面上的A点,经过的时间是t2;落到斜面底端B点,经过的时间是t3;落到水平面上的C点,经过的时间是t4,则(    )

A. t4<t1    B. t1<t2    C. t3<t4    D. t2<t3

 

查看答案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玻尔原子理论第一次将量子观念引入原子领域,提出了定态和跃迁的概念,成功地解释了各种原子光谱的实验规律

B普朗克通过研究黑体辐射提出能量子的概念,成为量子力学的奠基人之一

C放射性原子核发生衰变后产生的新核从高能级向低能级跃迁时,辐射出γ射线,γ射线在电场和磁场中都会发生偏转

D一束光照射到某种金属上不能发生光电效应,可能是因为这束光的光强太小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