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物理试题 >

如图a所示为“探究加速度与物体受力及质量的关系”的实验装置图。图中A为小车,B为...

如图a所示为探究加速度与物体受力及质量的关系的实验装置图。图中A为小车,B为装有砝码的托盘,C为一端带有定滑轮的长木板,小车后面所拖的纸带穿过电火花打点计时器,打点计时器接50Hz交流电。小车的质量为,托盘及砝码的质量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

A.长木板C必须保持水平

B.实验时应先释放小车后接通电源

C.实验中应远小于

D.作a-图像便于分析加速度与质量的关系

 

实验时,某同学由于疏忽,遗漏了平衡摩擦力这一步骤,他测量得到的a—F图像,可能是图b中的_________图线 。(选填甲、乙、丙

c为某次实验得到的纸带,纸带上标出了所选的四个计数点之间的距离,相邻计数点间还有四个点没有画出。由此可求得小车的加速度的大小是 _________ m/s2。(结果保留二位有效数字)

 

①CD ②丙 ③0.51 【解析】试题分析:(1)A、实验中要平衡摩擦力,长木板的一端要垫高,故A错误; B、为减小误差,应先接通电源待打点稳定后释放小车,故B错误; C、以托盘作为研究对象有mg-T=ma 以小车作为研究对象有T=Ma 联立以上两式可得:T= 要使绳子拉力等于钩码的重力,即T=mg,故m/M≈0,则有M>>m,故C正确; D、如果作出a-M图象,却难以根据图象确定a与M是否是成反比,所以我们可以作出a-1/m 的图象,只要a-1/m的图象是正比例函数图象就证明了a与M成反比例关系,故D正确; 故选:CD (2)没有平衡摩擦力,则当施加一定力时,首先要平衡摩擦力后才会产生加速度,通过图象知,当力F不为零时,加速度为零,故丙图正确; (3)计数点之间有4个点未画出,时间间隔为T=0.1s,根据公式△x=aT2结合逐差法得: 考点:探究加速度与物体质量、物体受力的关系。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一物体以a7m/s2的加速度竖直下落时,物体受到的空气阻力的方向为_____,空气阻力的大小是重力大小的_____倍。(g10 m/s2

 

查看答案

某质点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变速直线运动,加速度为2 m/s2,则质点3s内的位移为_____m5s内的平均速度是_____m/s

 

查看答案

如图所示,圆柱形的仓库内有三块长度不同的滑板aObOcO,其下端都固定于底部圆心O,而上端则搁在仓库侧壁上,三块滑板与水平面的夹角依次是30°45°60°.若有三个小孩同时从abc处开始下滑(忽略阻力),则(    )

A. a处小孩最后到O

B. b处小孩最先到O

C. c处小孩最先到O

D. ac处小孩同时到O

 

查看答案

如图所示,物块PQ叠放在一起,静止在水平面上。则在下列的各对力中属于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是(    )

A. P所受到的重力和QP的支持力

B. Q受到的重力和Q对地球的吸引力

C. PQ的压力和QP的支持力

D. Q对地面的压力和地面对Q的支持力

 

查看答案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由牛顿第一定律可知,物体在任何情况下始终处于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B伽利略的理想斜面实验证明了力不是物体维持运动的原因

C牛顿第一定律反映了物体不受外力作用时的运动规律,因此物体只在不受外力时才有惯性

D牛顿第一定律既揭示了物体保持原有运动状态的原因,又揭示了运动状态改变的原因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