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第21次南极科考队在南极观看到了美丽的极光,极光是由来自太阳的高能带电粒子流高速冲进高空稀薄大气层时,被地球磁场俘获,从而改变原有运动方向,向两极做螺旋运动(如图所示),这些高能粒子在运动过程中与大气分子或原予剧烈碰撞或摩擦从而激发大气分子或原子,使其发出有一定特征的各种颜色的光.地磁场的存在,使多数宇宙粒子不能到达地面而向人烟稀少的两极偏移,为地球生命的诞生和维持提供了天然的屏障.科学家发现并证实,向两极做螺旋运动的这些高能粒子的旋转半径是不断减小的,这主要与下列哪些因素有关( )
A. 洛伦兹力对粒子做负功,使其动能减小
B. 空气阻力做负功,使其动能减小
C. 靠近南北两极,磁感应强度增强
D. 以上说法都不对
如图所示,质量为m.电荷量为e的质子以某一初速度从坐标原点O沿x轴正方向进入场区,若场区仅存在平行于y轴向上的匀强电场时,质子通过P (d,d)点时的动能为5Ek;若场区仅存在垂直于xoy平面的匀强磁场时,质子也能通过P点。不计质子的重力。设上述匀强电场的电场强度大小为E、匀强磁场的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B. C. D.
A、B两块正对的金属板竖直放置,在金属板A的内侧表面系一绝缘细线,细线下端系一带电小球(可视为点电荷)。两块金属板接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路中的R1为光敏电阻(其阻值随所受光照强度的增大而减小),R2为滑动变阻器,R3为定值电阻。当R2的滑片P在中间时闭合电键S,此时电流表和电压表的示数分别为I和U,带电小球静止时绝缘细线与金属板A的夹角为θ。电源电动势E和内阻r一定,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若将R2的滑动触头P向a端移动,则θ变大
B. 若将R2的滑动触头P向b端移动,则I减小,U减小
C. 保持滑动触头P不动,用较强的光照射R1,则小球重新达到稳定后θ变小
D. 保持滑动触头P不动,用较强的光照射Rl,则U的变化量的绝对值与I的变化量的绝对值的比值不变
某同学为了验证断电自感现象,自己找来带铁心的线圈L、小灯泡A、开关S和电池组E,用导线将它们连接成如图所示的电路。检查电路后,闭合开关S,小灯泡发光;再断开开关S,小灯泡仅有不显著的延时熄灭现象。虽经多次重复,仍未见老师演示时出现的小灯泡闪亮现象,他冥思苦想找不出原因。你认为最有可能造成小灯泡末闪亮的原冈是( )
A. 电源的内阻较大
B. 小灯泡电阻偏大
C. 线圈电阻偏大
D. 线圈的自感系数较大
如图甲所示为一台小型发电机构造的示意图,线圈逆时针转动,产生的电动势随时间变化的正弦规律图象如图乙所示。发电机线圈内电阻为1.0Ω,外接灯泡的电阻为9.0Ω。则( )
A. 在t=0. 0ls的时刻,穿过线圈磁通量为零
B. 瞬时电动势的表达式为e=6sin50πt (v)
C. 电压表的示数为6V
D. 通过灯泡的电流为0. 6A
通常一次闪电过程历时约0.2~0. 3s,它由若干个相继发生的闪击构成。每个闪击持续时间仅40~80 μ s,电荷转移主要发生在第一个闪击过程中。在某一次闪电前云地之间的电势差约为1.0×l09 v,云地间距离约为l km;第一个闪击过程中云地间转移的电荷量约为6C,闪击持续时间约为60 μs。假定闪电前云地间的电场是均匀的。根据以上数据,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闪电电流的瞬时值可达到1×l05A
B. 整个闪电过程的平均功率约为l×l014W
C. 闪电前云地间的电场强度约为l×l06V/m
D. 整个闪电过程向外释放的能量约为6×l06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