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物理试题 >

如图所示,坐标系xOy在竖直平面内,x轴沿水平方向.x>0的区域有垂直于坐标平面...

如图所示,坐标系xOy在竖直平面内,x轴沿水平方向.x>0的区域有垂直于坐标平面向外的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1;第三象限同时存在着垂直于坐标平面向外的匀强磁场和竖直向上的匀强电场,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2,电场强度大小为Ex>0的区域固定一与x轴成θ=30°角的绝缘细杆.一穿在细杆上的带电小球a沿细杆匀速滑下,从N点恰能沿圆周轨道运动到x轴上的Q点,且速度方向垂直于x轴.已知Q点到坐标原点O的距离为,重力加速度为g。空气阻力忽略不计,求:

(1)带电小球a的电性及其比荷

(2)带电小球a与绝缘细杆的动摩擦因数μ

(3)当带电小球a刚离开N点时,从y轴正半轴距原点O为P点(图中未画出)以某一初速度平抛一个不带电的绝缘小球bb球刚好运动到x轴与向上运动的a球相碰,则b球的初速度为多大?

 

(1) (2) (3) 【解析】(1)由带电小球在第三象限内做匀速圆周运动可得:带电小球带正电,mg=qE解得: (2)带电小球从N点运动到Q点的过程中,有: 由几何关系有:R+Rsinθ=l 联解得: 带电小球在杆上匀速时,由平衡条件有:mgsinθ=μ(qvB1-mgcosθ)   解得: (3)带电小球在第三象限内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周期: 带电小球第一次在第二象限竖直上下运动的总时间为: 绝缘小球b平抛运动垤x轴上的时间为: 两球相碰有: 联解得:n=1 设绝缘小球b平抛的初速度为v0,则: 解得: 点睛:本题多物体、多过程、多规律,是典型的三多问题;关键是明确两个小球的运动规律,然后分阶段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平衡条件、运动学公式、平抛运动的分运动公式列式求解,较难. 注:此题题干为:如图所示,坐标系xOy在竖直平面内,x轴沿水平方向.x>0的区域有垂直于坐标平面向外的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1;第三象限同时存在着垂直于坐标平面向外的匀强磁场和竖直向上的匀强电场,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2,电场强度大小为E.x>0的区域固定一与x轴成θ=30°角的绝缘细杆.一穿在细杆上的带电小球a沿细杆匀速滑下,从N点恰能沿圆周轨道运动到x轴上的Q点,且速度方向垂直于x轴.已知Q点到坐标原点O的距离为,重力加速度为g, ,。空气阻力忽略不计,求: (1)带电小球a的电性及其比荷; (2)带电小球a与绝缘细杆的动摩擦因数μ; (3)当带电小球a刚离开N点时,从y轴正半轴距原点O为的P点(图中未画出)以某一初速度平抛一个不带电的绝缘小球b,b球刚好运动到x轴与向上运动的a球相碰,则b球的初速度为多大?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如图所示,在匀强磁场中倾斜放置的两根平行光滑的金属导轨,它们所构成的导轨平面与水平面成=30角,平行导轨间距L=1.0 m。匀强磁场方向垂直于导轨平面向下,磁感应强度B=0.20T。两根金属杆abcd可以在导轨上无摩擦地滑动。两金属杆的质量均为m=0.20 kg,电阻均为R=0.20Ω。若用与导轨平行的拉力作用在金属杆ab上,使ab杆沿导轨匀速上滑并使cd杆在导轨上保持静止,整个过程中两金属杆均与导轨垂直且接触良好。金属导轨的电阻可忽略不计,取重力加速度g=10m/s2。求:

(1)通过金属杆的感应电流I

(2)作用在金属杆ab上拉力的功率P

 

查看答案

某实验小组为了测定某一标准圆柱形导体电阻的电阻率,进行如下实验:

(1)分别用游标卡尺和螺旋测微器对圆柱形导体的长度L和直径d进行测量,结果如图所示,其读数分别是L=_____mm,d=_____mm

(2)下图是一个多量程多用电表的内部简化电路图,测量电流、电压和电阻各有两个量程。当转换开关S旋到位置5、6时,可用来测量____;当S旋到位置1、2时,可用来测量电流,其中S旋到位置___时量程较大。

(3)用多用电表的电阻“×10”挡,按正确的操作步骤测此圆柱体的电阻如图,则该电阻的阻值约为____Ω.

(4)该同学想用伏安法更精确地测量其电阻R,现有的器材及其代号和规格如下:

待测圆柱体电阻R

直流电源E(电动势为4V,内阻不计)

电流表A1(量程为0~4mA,内阻约50Ω)

电流表A2(量程为0~10mA,内阻约30Ω)

电压表V1(量程为0~3V,内阻约10kΩ)

电压表V2(量程为0~15V,内阻约25kΩ)

滑动变阻器R1(阻值范围0~15Ω,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为2.0A

滑动变阻器R2(阻值范围0~2kΩ,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为0.5A);开关S,导线若干

为使实验误差较小,要求测得多组数据进行分析,请在画出测量的电路图____(标明所用器材的代号)。

 

查看答案

某同学用下图所示装置探究A、B两球在碰撞中动量是否守恒。该同学利用平抛运动测量两球碰撞前后的速度,实验装置和具体做法如下,图中PQ是斜槽,QR为水平槽。实验时先使A球从斜槽上某一固定位置G由静止开始滑下,落到位于水平地面的记录纸上,留下痕迹。重复上述操作10次,得到10个落点痕迹。再把B球放在水平槽上靠近槽末端的地方,让A球仍从位置G由静止开始滑下,和B球碰撞后,A、B球分别在记录纸上留下各自的落点痕迹。重复这种操作10次,并画出实验中A、B两小球落点的平均位置。图中O点是水平槽末端R在记录纸上的垂直投影点,E、F、J是实验中小球落点的平均位置。①为了使两球碰撞为一维碰撞,所选两球的直径关系为:A球的直径             B球的直径(“大于”、“等于”或“小于”);为减小实验误差,在两球碰撞后使A球不反弹,所选用的两小球质量关系应为mA               mB(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②在以下选项中,本次实验必须进行的测量是             

A.水平槽上未放B球时,A球落点位置到O点的距离

B.A球与B球碰撞后, A球、B球落点位置分别到O点的距离

C.A球和B球在空中飞行的时间

D.测量G点相对于水平槽面的高③已知两小球质量mAmB,该同学通过实验数据证实A、B两球在碰撞过程中动量守恒,请你用图中的字母写出该同学判断动量守恒的表达式是                          

 

查看答案

如图所示,光滑水平地面上有一小车左端靠墙,车上固定光滑斜面和连有轻弹簧的挡板,弹簧处于原长状态,自由端恰在C点,总质量为M = 2 kg。小物块从斜面上A点由静止滑下,经过B点时无能量损失。已知:物块的质量m = 1 kg,A点到B点的竖直高度为h = 1.8m,BC长度为l = 3 m,BC段动摩擦因数为0.3,CD段光滑。g取10 m/s2,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物块在车上运动的过程中,系统动量不守恒

B. 物块在车上运动的过程中,系统机械能守恒

C. 弹簧弹性势能的最大值3J

D. 物块第二次到达C点的速度为零

 

查看答案

如图所示,水平光滑长杆上套有小物块A,细线跨过位于O点的轻质光滑定滑轮,一端连接A,另一端悬挂小物块B,物块AB质量相等。CO点正下方杆上的点,滑轮到杆的距离OC=h。开始时A位于P点,PO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30°。现将AB静止释放。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物块A经过C点时的速度大小为

B. 物体A在杆上长为 的范围内做往复运动

C. 物块AP点出发第一次到达C点过程中,细线对A拉力的功率一直增大

D. 在物块AP点出发第一次到达C点过程中,物块B克服细线拉力做的功小于B重力势能的减少量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