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物理试题 >

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小球用长为L的轻质细线悬于O点,与O点处于同一水平线上的P点...

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小球用长为L的轻质细线悬于O点,与O点处于同一水平线上的P点处有一根光滑的细钉,已知OPL/2,在A点给小球一个水平向左的初速度v0,发现小球恰能到达跟P点在同一竖直线上的最高点B.求:

(1)小球到达B点时的速率;

(2)若不计空气阻力,则初速度v0为多少?

(3)若空气阻力不能忽略,则初速度需变为时才可以恰好到达最高点B,则小球从AB的过程中克服空气阻力做了多少功?

 

(1)(2)(3) 【解析】试题分析:(1)小球恰能经过圆弧轨迹的最高点B,在B点由重力提供向心力,由牛顿第二定律有: …① 解得: …② (2)小球从A点运动到B点,只有重力对它做功,根据动能定理有:−mg(L+)=mv2−mv02…③ 联立②、③两式解得: …④ (3)由动能定理可得: 解得: ; 考点:牛顿第二定律和动能定理 【名师点睛】本题考查了牛顿第二定律和动能定理的综合,知道恰好到达最高点的临界情况,即拉力为零,重力提供向心力.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天文学家将相距较近、仅在彼此的引力作用下运行的两颗恒星称为双星.双星系统在银河系中很普遍.利用双星系统中两颗恒星的运动特征可推算出它们的总质量.已知某双星系统中两颗恒星围绕它们连线上的某一固定点分别做匀速圆周运动,周期均为T,两颗恒星之间的距离为r.

(1)试推算这个双星系统的总质量.

(2)为研究此双星系统,发射微型飞行器Aʹ和Bʹ分别绕恒星AB运动,成为恒星的卫星.已知Aʹ贴近A的表面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周期为T1A的半径为R1Bʹ距B表面的高度为h,测得在该处做圆周运动的周期为T2B的半径为R2.分别写出AB的密度表达式.(万有引力常量为G)

 

查看答案

如图所示,质量M=3 kg的木板P,上表面由倾角θ=37º的斜面BC和材料相同的水平平面AB构成,斜面和水平面平滑对接于B点。木板右侧靠在竖直墙壁上,地面光滑。t=0时,质量m=1 kg的小滑块Q从斜面顶点C由静止释放,2s后到达B点,其运动的v-t图线如图所示。取sin37º=0.6,cos37º=0.8,g=10 m/s2。求:

(1)斜面BC的长度;

(2)t=7s时,木板P与滑块Q的速度大小.

 

查看答案

在探究恒力做功与物体的动能改变量的关系的实验中备有下列器材:

A.打点计时器;B.天平;C.秒表;D.低压交流电源;E.电池;F.纸带;G.细线砝码小车砝码盘;H.薄木板.

(1)其中多余的器材是___________(填对应字母),缺少的器材是___________.

(2)下图是打点计时器打出的小车(质量为m)在恒力F作用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纸带.测量数据已用字母表示在图中,打点计时器的打点周期为T.请分析,利用这些数据能否验证动能定理?若不能,请说明理由;若能,请说出做法,并对这种做法做出评价.

 

查看答案

力传感器可以把它受力的大小随时间变化的情况,由计算机屏幕显示出来.如图,是利用力传感器记录的两个物体间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变化图线,根据图线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_____

A.作用力大时,反作用力小

B.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是同时变化的

C.此图线一定是在两个物体都处于平衡状态下显示出来的

D.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方向总是相反的

 

查看答案

如图所示,一质量为m=1.0 kg的物体从半径为R=2.0 m的圆弧的A端,在拉力作用下沿圆弧缓慢运动到B端(圆弧AB在竖直平面内).拉力F大小不变始终为10N,方向始终与物体在该点的切线成37°角.圆弧所对应的圆心角为60°,BO边为竖直方向.(g取10 m/s2)则这一过程中(  )

A. 拉力F做的功为16.75J

B. 重力G做的功为10J

C. 圆弧面对物体的支持力FN做的功为零

D. 物体克服圆弧面的摩擦力Ff做功6.75J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