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物理试题 >

经国际小行星命名委员会命名的“神舟星”和“杨利伟星”的轨道均处在火星和木星轨道之...

经国际小行星命名委员会命名的“神舟星”和“杨利伟星”的轨道均处在火星和木星轨道之间,它们绕太阳沿椭圆轨道运行,其轨道参数如下表。

注:AU是天文学中的长度单位,1AU=149 597 870 700m(大约是地球到太阳的平均距离)。“神舟星”和“杨利伟星”绕太阳运行的周期分别为T1和T2,它们在近日点的加速度分别为a1和a2。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B.

C.

D.

 

A 【解析】根据开普勒第三定律有: ,其中a为轨道的半长轴,根据题目给出的数据可知:a神舟>a杨利伟,所以有T1>T2,根据万有引力产生加速度有 ,由于近日点杨利伟星距太阳的距离比神舟星小,所以产生的加速度来得大,即a1<a2,故选A. 点睛:本题考查开普勒定律及万有引力的应用;会比较椭圆半长轴的大小,根据万有引力产生加速度是解决本题的关键。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如图所示是乒乓球发射器示意图,发射口距桌面高度为0.45m,假定乒乓球水平射出,落在桌面上与发射口水平距离为2.4m的P点,飞行过程中未触网,不计空气阻力,取g=10m/s2,则

A. 球下落的加速度逐渐变大

B. 球从发射口到桌面的时间为0.3s

C. 球从发射口射出后动能不变

D. 球从发射口射出的速率为16m/s

 

查看答案

2012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授予法国物理学家塞尔日·阿罗什和美国物理学家戴维·瓦恩兰,以表彰他们在“发现测量和操控单个量子系统突破性实验研究方法”所做的杰出贡献。关于物理学研究方法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 伽利略在研究自由落体运动时采用了微小量放大的方法

B. 用点电荷来代替实际带电体采用了理想模型的方法

C. 在探究求合力方法的实验中使用了控制变量的方法

D. 法拉第在研究电磁感应现象时利用了理想实验的方法

 

查看答案

如图所示,一质量为mB=2kg的木板B静止在光滑的水平面上,其右端上表面紧靠一固定斜面轨道的底端(斜面底端与木板B右端的上表面之间由一段小圆弧平滑连接),轨道与水平面的夹角θ=37°。一质量也为mA=2kg的物块A由斜面轨道上距轨道底端x0=8m处静止释放,物块A刚好没有从木板B的左端滑出。已知物块A与斜面轨道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1=0.25,与木板B上表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2=0.2sinθ=0.6cosθ=0.8g10m/s2,物块A可看作质点。请问:

(1)物块A刚滑上木板B时的速度为多大?

(2)物块A从刚滑上木板B到相对木板B静止共经历了多长时间?

(3)木板B有多长?

 

查看答案

如图所示,质量分别为3kg5kg的物体AB用轻线连接跨在一定滑轮两侧,轻线正好拉直,且A物体靠近地面,B距地面0.8m,问:

(1)放开B,当B物体着地时,A物体的速度是多少?

(2)B着地后A还能上升多高?

 

查看答案

如图所示,位于水平面上的质量为1kg的小木块,在大小为5N,方向与水平方向成37°角的拉力作用下从静止沿地面做加速运动,若木块与地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5,求

(1)拉力、摩擦力、地面对物体的支持力在4s内做的功;

(2)拉力在4s末的功率和4s内的平均功率.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