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物理试题 >

如图所示,物块A放在直角三角形斜面体B上面,B放在弹簧上面并紧挨着竖直墙壁,初始...

如图所示,物块A放在直角三角形斜面体B上面,B放在弹簧上面并紧挨着竖直墙壁,初始时AB静止,现用力F沿斜面向上推A,但AB仍未动.则施力F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AB之间的摩擦力一定变大

B. B与墙面间的弹力可能不变

C. B与墙之间可能没有摩擦力

D. 弹簧弹力一定不变

 

D 【解析】试题分析:对A分析,开始受重力、B对A的支持力和静摩擦力平衡,当施加F后,仍然处于静止,开始A所受的静摩擦力大小为,若,则A、B之间的摩擦力大小可能不变,故A错误;以整体为研究对象,开始时B与墙面的弹力为零,后来加F后,弹力为,B错误;对整体分析,由于AB不动,弹簧的形变量不变,则弹簧的弹力不变,开始弹簧的弹力等于A、B的总重力,施加F后,弹簧的弹力不变,总重力不变,根据平衡知,则B与墙之间一定有摩擦力,故C错误,D正确. 考点:考查了共点力平衡条件的应用 【名师点睛】本题考查受力分析以及共点力的平衡条件应用,要注意明确整体法与隔离法的正确应用. ①整体法:以几个物体构成的整个系统为研究对象进行求解.在许多问题中用整体法比较方便,但整体法不能求解系统的内力. ②隔离法:从系统中选取一部分(其中的一个物体或两个物体组成的整体,少于系统内物体的总个数)进行分析.隔离法的原则是选取受力个数最少部分的来分析. ③通常在分析外力对系统作用时,用整体法;在分析系统内各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时,用隔离法.有时在解答一个问题时要多次选取研究对象,需要整体法与隔离法交叉使用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20117月在土耳其伊斯坦布尔举行的第15届机器人世界杯赛上。中科大蓝鹰队获得仿真2D组冠军和服务机器人组亚军.改写了我国服务机器人从未进人世界前5的纪录,标志着我国在该领域的研究取得了重要进展。图中是科大著名服务机器人可佳,如图所示,现要执行一项任务。给它设定了如下动作程序:机器人在平面内由点(00)出发,沿直线运动到点(31),然后又由点(31 )沿直线运动到点(14),然后又由点(14)沿直线运动到点(55),然后又由点(55)沿直线运动到点(22)。该个过程中机器人所用时间是s,则( )

A. 机器人的运动轨迹是一条直线

B. 整个过程中机器人的位移大小为m

C. 机器人不会两次通过同一点

D. 整个过程中机器人的平均速度为1.5m/s

 

查看答案

如图所示,一对平行光滑轨道水平放置,轨道间距L=0.20 m,电阻R=10 Ω,有一质量为m=1 kg的金属棒平放在轨道上,与两轨道垂直,金属棒及轨道的电阻皆可忽略不计,整个装置处于垂直轨道平面竖直向下的匀强磁场中,磁感应强度B=5 T,现用一拉力F沿轨道方向拉金属棒,使之做匀加速运动,加速度a=1 m/s2,试求:

(1)力F随时间t的变化关系;

(2)F3N时,电路消耗的电功率P

(3)若金属棒匀加速运动的时间为T时,拉力F达到最大值Fm5N,此后保持拉力F m5N不变,求出时间T,并简述在时间T前后,金属棒的运动情况。

 

查看答案

如图所示,质量为m5kg的物体放在水平面上,物体与水平面间的摩擦因数μ=0.5。物体受到与水平面成37斜向上的拉力F50N作用,从A点由静止开始运动,到B点时撤去拉力F,物体最终到达C点,已知AC间距离为L165m,(重力加速度g10m/s2)求:

1)物体在AB段的加速度大小a

2)物体运动的最大速度大小vm

3)拉力F所做的功。

 

查看答案

在用DIS研究小车加速度与外力的关系时,某实验小组先用如图(a)所示的实验装置,重物通过滑轮用细线拉小车,在小车和重物之间接一个不计质量的微型力传感器,位移传感器(发射器)随小车一起沿水平轨道运动,位移传感器(接收器)固定在轨道一端。实验中力传感器的拉力为F,保持小车(包括位移传感器发射器)的质量不变,改变重物重力重复实验若干次,得到加速度与外力的关系如图(b)所示。(重力加速度g10m/s2)。

1)小车与轨道的滑动摩擦力f=__________N

2)从图像中分析,小车(包括位移传感器发射器)的质量为_______kg

3)为得到aF成正比的关系,应将斜面的倾角θ调整到________

 

查看答案

如图所示,水平平行线代表电场线,但未指明方向,带电量为10-8C的正电微粒,在电场中只受电场力的作用,由A运动到B,动能损失2×10-4JA点的电势为-2×103V,则微粒运动轨迹是虚线______(填“1”或“2”),B点的电势为_________V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