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物理试题 >

如图所示为一简易火灾报警装置.其原理是:竖直放置的试管中装有水银,当温度升高时,...

如图所示为一简易火灾报警装置.其原理是:竖直放置的试管中装有水银,当温度升高时,水银柱上升,使电路导通,蜂鸣器发出报警的响声.27时,空气柱长度L1为20cm,水银上表面与导线下端的距离L2为10cm,管内水银柱的高度h13cm,大气压强P0=75cmHg.

(1)当温度达到多少摄氏度时,报警器会报警?

(2)如果要使该装置在87时报警,则应该再往玻璃管内注入多少cm高的水银柱?

 

(1) (2)x=8cm 【解析】 试题分析:①由理想气体等压变化 ,即 解得:, (3分) ②设加入xcm水银柱,在87℃时会报警,由理想气体状体方程: (2分) 解得: x=8cm (3分) 考点:本题考查了理想气体状态方程.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外界对封闭气体做功时,气体内能可能增大

B. 晶体熔化时吸收热量,分子平均动能一定增大

C. 空调既能制热又能制冷,说明在不自发地条件下热传递方向性可以逆向

D. “油膜法估测分子大小”的实验中,估算油酸分子直径用的是油酸酒精溶液的体积除以油膜的面积

E. 生产半导体器件时,需要在纯净的半导体材料中掺入其他元素,可以在高温条件下利用分子的扩散来完成

 

查看答案

如图所示,真空室内有一个点状的α粒子放射源P,它向各个方向发射α粒子(不计重力),速率都相同.abP点附近的一条水平直线(P到直线ab的距离PC=L),Q为直线ab上一点,它与P点相距(现只研究与放射源P和直线ab同一个平面内的α粒子的运动),当真空室内(直线ab以上区域)只存在垂直该平面向里、磁感应强度为B的匀强磁场时,水平向左射出的α粒子恰到达Q点;当真空室(直线ab以上区域)只存在平行该平面的匀强电场时,不同方向发射的α粒子若能到达ab直线,则到达ab直线时它们动能都相等,已知水平向左射出的α粒子也恰好到达Q点.(α粒子的电荷量为+q,质量为msin37°=06cos37°=08)求:

1α粒子的发射速率;

2)匀强电场的场强大小和方向;

3)当仅加上述磁场时,能到达直线abα粒子所用最长时间和最短时间的比值.

 

查看答案

如图为某种鱼饵自动投放器中的投饵管装置示意图,其下半部AB是一长为2R的竖直细管,上半部BC是半径为R的四分之一圆弧弯管,管口沿水平方向,AB管内有一原长为R、下端固定的轻质弹簧.投饵时,每次总将弹簧长度压缩到05R后锁定,在弹簧上端放置一粒鱼饵,解除锁定,弹簧可将鱼饵弹射出去.设质量为m的鱼饵到达管口C时,对管壁的作用力恰好为零.不计鱼饵在运动过程中的机械能损失,且锁定和解除锁定时,均不改变弹簧的弹性势能.已知重力加速度为g.求:

1)质量为m的鱼饵到达管口C时的速度大小v1

2)弹簧压缩到05R时的弹性势能Ep

3)已知地面与水面相距15R,若使该投饵管绕AB管的中轴线OO′90°角的范围内来回缓慢转动,每次弹射时只放置一粒鱼饵,鱼饵的质量在m之间变化,且均能落到水面.持续投放足够长时间后,鱼饵能够落到水面的最大面积S是多少?

 

查看答案

用下列器材组装成一个电路,既能测量出电池组的电动势E和内阻r,又能同时描绘小灯泡的伏安特性曲线.

A.电压表V1(量程6V、内阻很大)

B.电压表V2(量程3V、内阻很大)

C.电流表A(量程3A、内阻很小)

D.滑动变阻器R(最大阻值10Ω、额定电流4A)

E.小灯泡(2A、5W)

F.电池组(电动势E、内阻r)

G.开关一只,导线若干

实验时,调节滑动变阻器的阻值,多次测量后发现:若电压表V1的示数增大,则电压表V2的示数减小.

(1)请将设计的实验电路图在图甲的虚线方框中补充完整.

(2)每一次操作后,同时记录电流表A、电压表V1和电压表V2的示数,组成两个坐标点(I1,U1)、(I2,U2),标到U﹣I坐标中,经过多次测量,最后描绘出两条图线,如图乙所示,则电池组的电动势E=      V、内阻r=      Ω.(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3)在U﹣I坐标中两条图线在P点相交,此时滑动变阻器连入电路的阻值应为      Ω(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查看答案

甲同学想在家里做用单摆测定重力加速度的实验,但没有合适的摆球,他找到了一块大小为3cm左右,外形不规则的大理石块代替小球.他设计的实验步骤是:

A.将石块用细线系好,结点为M,将细线的上端固定于O点(如图所示)

B.用刻度尺测量OM间细线的长度l作为摆长

C.将石块拉开一个大约α=30°的角度,然后由静止释放

D.从摆球摆到最高点时开始计时,测出30次全振动的总时间t,由T= 得出周期.

①则该同学以上实验步骤中有错误的是__

②若该同学用OM的长作为摆长,这样做引起的系统误差将使重力加速度的测量值比真实值__(偏大或偏小).

③如果该同学改正了错误,改变OM间细线的长度做了2次实验,记下每次相应的线长度l1、l2和周期T1、T2,则由上述四个量得到重力加速度g的表达式是__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