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物理试题 >

如图所示,截面积分别为SA=1cm2、SB=0. 5cm2的两个上部开口的柱形气...

如图所示,截面积分别为SA=1cm2SB=0. 5cm2的两个上部开口的柱形气AB,底部通过体积可以忽略不计的细管连通,AB两个气缸内分别有两个不计厚度的活塞,质量分别为mA=1. 4kgmB=0. 7kgA气缸内壁粗糙,活塞与气缸间的最大静摩擦力为Ff=3NB气缸内壁光滑,且离底部2h高处有一活塞销。当气缸内充有某种理想气体时,AB中的活塞距底部均为h,此时气体温度为T0=300K,外界大气压为P0=1. 0×105Pa。现缓慢升高气体温度,g10ms2,)求:

1当气缸B中的活塞刚好被活塞销卡住时,气体的温度;

2当气缸A中的活塞刚要滑动时,气体的温度T2

 

(1)400K (2)450K 【解析】试题分析:①此过程为等压过程,分别求出初末状态的体积,再根据列式求解即可;②从B活塞到达底部,到A活塞开始运动,气体发生等容变化,根据平衡条件求出初末位置的压强,带入求解温度即可. ①此过程为等压过程,由盖吕萨克定律可得,其中, 解得 ②气体做等容变化,由查理定律得: 最初,对活塞B: 活塞要动时,对活塞A, 解得 【点睛】本题关键明确封闭气体的初末状态,然后结合气体实验定律列式求解;同时要对活塞和杆整体受力分析并结合平衡条件求解初始气压.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关于物体的内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

A. 物体的内能是指物体内所有分子的动能和势能的总和

B. 一定质量的0℃的水凝结为0℃的冰时,分子平均动能不变,分子势能减少

C. 通电时电阻发热,它的内能增加是通过热传递方式实现的

D. 温度高的物体一定比温度低的物体内能大

E. 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吸收热量,它的内能可能不变

 

查看答案

如图所示,一质量为M=3.0kg长木板静止在粗糙的水平地面上,平板车的上表面距离地面高h=0.8m,其右侧有一障碍A,一质量为m=2.0kg可视为质点的滑块,以v0=8m/s的初速度从左端滑上平板车,同时对长木板施加一水平向右的、大小为5N的恒力F。当滑块运动到长木板的最右端时,二者恰好相对静止,此时撤去恒力F。当长木板碰到障碍物A时立即停止运动,滑块水平飞离长木板,恰能无碰撞地沿圆弧切线从B入竖直粗糙的圆弧轨道BCD,且BD等高,并沿轨道下滑滑块运动到圆弧轨道最低点C时对轨道压力的大小为52N。已知滑块与长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μ1=0.3长木板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2=0.1,圆弧半径为R=1.0m,圆弧所对的圆心角∠BOD=θ=106°。 取g=10m/s2sin53°=0.8cos53 °=0.6。求:

1)平板车的长度L

2开始长木板右端与障碍物A之间的距离S

3滑块从B到C克服摩擦力做的功Wf

 

查看答案

如图,相邻两个匀强磁场区域Ⅰ和Ⅱ,设磁感应强度的大小分别为B1B2。已知磁感应强度方向相反且垂直纸面两个区域的宽度都为d质量为m、电量为+q的粒子由静止开始经电压恒为U的电场加速后,垂直于区域Ⅰ的边界线MN,从A点进入并穿越区域Ⅰ后进入区域Ⅱ,最后恰好不能从边界线PQ穿出区域Ⅱ。不计粒子重力。求

1B1的取值范围;

2B1B2的关系式。

 

查看答案

导电玻璃是制造LCD的主要材料之一,为测量导电玻璃的电阻率,某小组同学选取了一个长度为L的圆柱体导电玻璃器件,上面标有“3VL”的字样,主要步骤如下,完成下列问题。

1)首先用螺旋测微器测量导电玻璃的直径,示数如图甲所示,则直径d=________mm

2)然后用欧姆表×100档粗测该导电玻璃的电阻,表盘指针位置如图乙所示,则导电玻璃的电阻约为________Ω

3)为精确测量在额定电压时的阻值,且要求测量时电表的读数不小于其量程的,滑动变阻器便于调节,他们根据下面提供的器材,设计了一个方案,请在答题卡上对应的虚线框中画出电路图,标出所选器材对应的电学符号。

A.电流表A1(量程为60mA,内阻RA1约为

B.电流表A2(量程为2mA,内阻RA2=15Ω

C.定值电阻R1=747Ω

D.定值电阻R2=1985Ω

E.滑动变阻器R0~20Ω)一只

F.电压表V(量程为10V,内阻RV=1kΩ

G.蓄电池E(电动势为12V,内阻很小)

H.开关S一只,导线若干

4)由以上实验可测得该导电玻璃电阻率值ρ=______(用字母表示,可能用到的字母有长度L、直径d、电流表A1A2的读数I1I2,电压表读数U,电阻值RA1RA2RVR1R2)。

 

查看答案

将两根自然长度相同、劲度系数不同、粗细也不同的弹簧套在一起,看作一根新弹簧,设原粗弹簧(记为A)劲度系数为k1,原细弹簧(记为B)劲度系数为k2、套成的新弹簧(记为C)劲度系数为k3。关于k1k2k3的大小关系,同学们做出了如下猜想:

甲同学:和电阻并联相似,可能是

乙同学:和电阻串联相似,可能是k3 =k1+k2

丙同学:可能是

1为了验证猜想,同学们设计了相应的实验(装置见图甲)。

2简要实验步骤如下,请完成相应填空。

a.将弹簧A悬挂在铁架台上,用刻度尺测量弹簧A的自然长度L0

b.在弹簧A的下端挂上钩码,记下钩码的个数n、每个钩码的质量m和当地的重力加速度大小g,并用刻度尺测量弹簧的长度L1

c.由F=____ 计算弹簧的弹力,由x=L1-L0计算弹簧的伸长量,由计算弹簧的劲度系数;

d.改变________,重复实验步骤bc,并求出弹簧A的劲度系数的平均值k1

e.仅将弹簧分别换为BC,重复上述操作步骤,求出弹簧BC

3图乙是实验得到的图线,由此可以判断_____同学的猜想正确。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