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物理试题 >

如图所示,在竖直方向上A、B两物体通过劲度系数为k=16 N/m的轻质弹簧相连,...

如图所示,在竖直方向上AB两物体通过劲度系数为k=16 N/m的轻质弹簧相连,A放在水平地面上,BC两物体通过细绳绕过轻质定滑轮相连,C放在倾角为θ的固定光滑斜面上,用手拿住C,使细线刚刚拉直但无拉力作用,并保证ab段的细绳竖直,cd段的细绳与斜面平行.开始时整个系统处于静止状态,释放C后它沿斜面下滑,A刚离开地面时,B获得最大速度.已知AB的质量均为m=0.2 kgC的质量M=0.8kg,重力加速度取g=10 m/s2,细绳与滑轮之间的摩擦不计,求:

(1)从释放CA刚离开地面时,物体B上升的高度;

(2)斜面倾角θ;

(3)释放CA刚离开地面时,在此过程中细绳拉力对C物体做的功.

 

(1)0.25m;(2);(3)-0.6J 【解析】(1)设开始时弹簧压缩的长度为得: 设当物体A刚离开地面时,弹簧的伸长量为,得: 当物体A刚离开地面时,物体B上升的距离为h, 解得:. (2)物体A刚离开地面时,物体B获得最大速度vm,加速度为0,对B有 对C有: 解得:,解得: (3)由于xA=xB,物体B开始运动到达最大速度的过程中,弹簧弹力做功为零 且B、C两物体的速度大小相等,设为vm,物体C沿斜面下滑的距离x等于物体B上升的高度,所以x=h B、C系统的机械能守恒,有 代入数据解得vm=1 m/s 在此过程中对C由动能定理: 代入数据解得: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如图所示,倾角的光滑绝缘斜面与动摩擦因素为的绝缘水平面平滑连接于B点,并放在与斜面平行向上的匀强电场中,一个质量为m=1kg,电荷量为q=0.1C的带正电的小物块,在B点给一个平行斜面的初速度v0=4m/s向上运动,运动到距离水平面h=2m高处的A点后返回进入水平面,最终停在水平面上,已知重力加速度为g=10m/s2.()求:

(1)AB两点之间的电势差UAB

(2)小物块在水平面内运动的时间t

 

查看答案

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可以用来验证动能定理和探究力和加速度的关系两个实验.其中M为带滑轮的小车的质量,m为砂和砂桶的质量.(滑轮质量不计)

(1)对这两个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___

A.都要用天平测出砂和砂桶的质量

B.为了让小车受到的合力等于绳的拉力,都要将带滑轮的长木板右端垫高,以平衡摩擦力

C.都要让小车靠近打点计时器,先接通电源,再释放小车,打出一条纸带,同时记录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D.为减小误差,实验中都要保证砂和砂桶的质量m远小于小车的质量M

(2)改变砂和砂桶的质量,以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为横坐标,加速度a为纵坐标,画出的aF图像是一条直线,求得图线的斜率为k,则小车的质量为____________

(3)如下纸带,若测出各计数点到0点的距离x,计算出各计数点的速度v,若要便于验证动能定理,应画_________(填“”、“”或“”)图像.

 

查看答案

图示为多用表的不完整的示意图,图中还显示出了表内的电源E1和表内的调零电阻R0.被测电路由未知电阻Rx和不计内阻的电池E2串联构成.

现欲测阻值大约为一千多欧姆的未知电阻Rx的阻值,请完善以下测量步骤:

①甲、乙两测试表笔中,乙表笔应是____________(填“红”或“黑”)表笔;

②测电阻的倍率选择“×100Ω”,将甲、乙两表笔短接,调节调零电阻R0,使表针指到表盘刻度的最____________(填“左”或“右”)端;

③若测电阻Rx时,测试表笔甲在ab两个触点中连接了错误的触点,那么,表针的电阻示数将比真实值____________(填“偏大”或“偏小”).

 

查看答案

如图甲所示,一个“U”形金属导轨固定在水平面内,轨道上垂直放置一导体棒,与导轨接触良好。其所在空间存在着竖直向下的各处均匀的磁场,规定感应电流从b流向a的方向为正,摩擦力方向向右为正.当磁场的磁感应强度B随时间t的变化规律如图乙所示时,导体棒始终静止,下图中能正确表示导体棒中感应电流i和导体棒所受摩擦力f随时间t变化的图线是

A.     B.

C.     D.

 

查看答案

如图所示为洛伦兹力演示仪的结构图。励磁线圈产生的匀强磁场方向垂直纸面向外,电子束由电子枪产生,其速度方向与磁场方向垂直。电子速度的大小和磁场强弱可分别由通过电子枪的加速电压和励磁线圈的电流来调节。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电子束径迹的半径变大,可能是增大励磁线圈中电流所导致

B. 电子束径迹的半径变大,可能是提高电子枪加速电压所导致

C. 电子做圆周运动的周期不变,说明励磁线圈中电流一定没有变

D. 电子做圆周运动的周期发生变化,说明电子枪加速电压一定变化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