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物理试题 >

下列关于光的本性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关于光的本性,牛顿提出了“微粒说”惠更斯...

下列关于光的本性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关于光的本性,牛顿提出了“微粒说”惠更斯提出了“波动说”,爱因斯坦提出了“光子说”,综合他们的说法圆满地说明了光的本性

B. 光具有波粒二象性是指既可以把光看成宏观概念上的波,也可以看成微观概念上的粒子

C. 光的干涉、衍射现象说明光具有波动性,光电效应和康普顿效应说明光具有粒子性

D. 频率低、波长长的光,粒子性特征显著;频率高、波长短的光,波动性特征显著

 

C 【解析】A、牛顿的“微粒说”认为光是一种实物粒子,是宏观意义的粒子,而不是微观概念上的粒子,实际上是不科学的.惠更斯提出了“波动说”,光既具有粒子性,又具有波动性,即具有波粒二象性,才能圆满说明光的本性,故A错误; B、光具有波粒二象性,但不能把光看成宏观概念上的波,光的粒子性要求把光看成微观概念上的粒子,故B错误; C、干涉和衍射是波的特有现象,光的干涉、衍射现象说明光具有波动性,光电效应和康普顿效应说明光具有粒子性,故C正确; D、频率低、波长长的光,波动性特征显著;频率高、波长短的光,粒子性特征显著,故D错误。 点睛:光既有波动性,又有粒子性,个别光子的作用效果往往表现为粒子性;大量光子的作用效果往往表现为波动性;波长长的光,波动性越强.频率越高,粒子性特征显著。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用蓝光照射一光电管,能产生光电流,则下列一定可以使该光电管产生光电效应的有

A. 红外线    B. 黄光    C. 绿光    D. 紫外线

 

查看答案

为了模拟宇宙大爆炸的情况,科学家们使两个带正电的重离子被加速后,沿同一条直线相向运动而发生猛烈碰撞。若要使碰撞前的动能尽可能多地转化为内能,应设法使离子在碰撞前的瞬间具有(   

A.相同的速率    B.相同的质量

C.相同的动能    D.大小相同的动量

 

查看答案

如图所示,一幼儿园小朋友在水平桌面上将三个形状不规则的石块成功叠放在一起,受到老师的表扬。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石块ba的支持力与a受到的重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B. 石块ba的支持力一定等于a受到的重力

C. 石块c受到水平桌面向左的摩擦力

D. 石块cb的作用力一定竖直向上

 

查看答案

如图所示,重力G=20N的物体,在动摩擦因数为0.1的水平面上向左运动,同时受到大小为10N的,方向向右的水平力F的作用,则物体所受摩擦力大小和方向是

A. 2N,水平向左    B. 2N,水平向右

C. 10N,水平向左    D. 12N,水平向右

 

查看答案

唐代大诗人李白的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描述了庐山瀑布的美景,如果三尺为1 m,则水落到地面的速度大约为(视为自由下落)

A. 100m/s    B. 300m/s    C. 200m/s    D. 140m/s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