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物理试题 >

用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验证牛顿第二定律: (1)某同学通过实验得到如图乙所示的a...

用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验证牛顿第二定律:

(1)某同学通过实验得到如图乙所示的aF图像,造成这一结果的原因是:在平衡摩擦力时木板与水平桌面间的倾角________(偏大偏小”)。

(2)该同学在平衡摩擦力后进行实验,小车在运动过程中所受的拉力________钩码的总重力(大于”、“小于等于”)。

(3)某同学得到如图丙所示的纸带。已知打点计时器电源频率为50 Hz。ABCDEFG是纸带上7个连续的点。由此可算出小车的加速度a________ m/s2(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偏大 小于 5.0(4.8~5.2均得分) 【解析】(1)从图中可知在外力F为零的情况下小车的加速度不为零,平衡摩擦力过大,平衡摩擦力时木板与水平桌面间的倾角偏大 (2)对整体分析,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则绳子的拉力,所以实际小车在运动过程中所受的拉力小于砝码和盘的总重力. (3)根据刻度尺的示数可知,时间间隔为,代入公式可以求出加速度为:.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一个质量为m1的人造地球卫星在高空做匀速圆周运动,轨道半径为r。某时刻和一个质量为m2的同轨道反向运动的太空碎片发生迎面正碰,碰后二者结合成一个整体,并开始沿椭圆轨道运动,轨道的远地点为碰撞时的点。若碰后卫星的内部装置仍能有效运转,当卫星与碎片的整体再次经过远地点时,通过极短时间喷气可使整体仍在卫星碰前的轨道上做圆周运动,绕行方向与碰前相同。已知地球的半径为R,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卫星与碎片碰撞前的线速度大小为

B. 卫星与碎片碰撞前运行的周期大小为

C. 喷气装置对卫星和碎片整体所做的功为

D. 喷气装置对卫星和碎片整体所做的功为

 

查看答案

如图(a)所示,在光滑水平面上放置一质量为1 kg的单匝均匀正方形铜线框,线框边长为0.1m。在虚线区域内有竖直向下的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为T。现用恒力F拉线框,线框到达1位置时,以速度v0=3 m/s进入匀强磁场并开始计时t=3 s时刻线框到达2位置开始离开匀强磁场此过程中vt图像如图(b)所示,那么

A. t=0时刻线框右侧边两端MN间的电压为0.75 V

B. 恒力F的大小为0.5 N

C. 线框完全离开磁场的瞬间的速度大小为3 m/s

D. 线框完全离开磁场的瞬间的速度大小为1 m/s

 

查看答案

如图所示,AB两球分别套在两光滑无限长的水平直杆上,两球通过一轻绳绕过一定滑轮(轴心固定不动)相连某时刻连接两球的轻绳与水平方向的夹角分别为α、βA球向左的速度为v,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此时B球的速度大小为

B. 此时B球的速度大小为

C. β增大到等于90°时,B球的速度为零

D. β增大到90°的过程中,绳对B球的拉力一直做正功

 

查看答案

如图所示是玻尔为解释氢原子光谱画出的氢原子能级示意图。大量处于n=3能级的氢原子向低能级跃迁放出若干频率的光子,设普朗克常量为h,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能产生3种不同频率的光子

B. 产生的光子的最大频率为

C. 当氢原子从能级n=2跃迁到n=1时,氢原子的能量变大

D. 若氢原子从能级n=2跃迁到n=1时放出的光子恰好能使某金属发生光电效应,则当氢原子从能级n=3跃迁到n=1时放出的光子照到该金属表面时,逸出的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为

 

查看答案

如图所示,在AB间接入(V)的正弦交流电,通过理想变压器和相同的理想二极管D1D2给阻值R=20 Ω的纯电阻供电,变压器原线圈n1=1100匝,副线圈n2=200匝,Q为副线圈正中央抽头。为保证安全,二极管的反向耐压值至少为U0,设电阻R上消耗的电功率为P,则

A. U0=56.6V,P=20W

B. U0=56.6V,P=80W

C. U0=28.3V,P=20W

D. U0=28.3V,P=80W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