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物理试题 >

如图所示,两汽缸A、B粗细均匀、等高且内壁光滑,其下部由体积可忽略的细管连通;A...

如图所示,两汽缸AB粗细均匀、等高且内壁光滑,其下部由体积可忽略的细管连通;A的直径是B2倍,A上端封闭,B上端与大气连通;两气缸除A顶部导热外,其余部分均绝热.两气缸中各有一厚度可忽略的绝热轻活塞ab,活塞下方充有氮气,活塞a上方充有氧气.当大气压为p0、外界和气缸内气体温度均为7℃且平衡时,活塞a离气缸顶的距离是气缸高度的,活塞b在气缸正中间.

(1)现通过电阻丝缓慢加热氮气,当活塞b恰好升至顶部时,求氮气的温度;

(2)继续缓慢加热,使活塞a上升.当活塞a上升的距离是气缸高度的时,求氧气的压强.

 

(ⅰ)320K(ⅱ) 【解析】试题分析:现通过电阻丝缓慢加热氮气,当活塞b升至顶部的过程中,a活塞不动,活塞a、b下方的氮气经历等压过程,分析出初态和末态的体积和温度,由盖•吕萨克定律求解;继续缓慢加热,使活塞a上升,活塞a上方的氧气经历等温过程,根据玻意耳定律求解即可。 (1)活塞b升至顶部的过程中,活塞a不动,活塞a、b下方的氮气经历等压过程.设气缸A的容积为V0,氮气初态体积为V1,温度为T1,末态体积为V2,温度为T2,按题意,气缸B的容积为, 则有: 根据盖•吕萨克定律得: 代入数据解得: (2)活塞b升至顶部后,由于继续缓慢加热,活塞a开始向上移动,直至活塞上升的距离是气缸高度的时,活塞a上方的氧气经历等温过程,设氧气初态体积为V1′,压强为P1′,末态体积为V2′,压强为P2′, 由题给数据有, 由玻意耳定律得: 解得: 点睛:本题涉及两部分气体状态变化问题,除了隔离研究两部分气体之外,关键是把握它们之间的联系,比如体积关系、温度关系及压强关系。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如图所示,内壁光滑的圆柱型金属容器内有一个质量为m、面积为S的活塞.容器固定放置在倾角为θ的斜面上.一定量的气体被密封在容器内,温度为T0,活塞底面与容器底面平行,距离为h.已知大气压强为p0,重力加速度为g.

(1)容器内气体压强为________

(2)由于环境温度变化,活塞缓慢下移h/2时气体温度为________

 

查看答案

为了测试某种安全阀在外界环境为一个大气压时所能承受的最大内部压强,某同学自行设计制作了一个简易的测试装置.该装置是一个装有电加热器和温度传感器的可密闭容器.测试过程可分为如下操作步骤:

a.记录密闭容器内空气的初始温度t1

b.当安全阀开始漏气时,记录容器内空气的温度t2

c.用电加热器加热容器内的空气;

d.将待测安全阀安装在容器盖上;

e.盖紧装有安全阀的容器盖,将一定量空气密闭在容器内.

(1)将每一步骤前的字母按正确的操作顺序排列:______

(2)若测得的温度分别为t127 t287 ℃,已知大气压强为1.0×105 Pa,则测试结果是:这个安全阀能承受的最大内部压强是________

 

查看答案

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来研究气体等容变化的规律.AB管下端由软管相连,注入一定量的水银,烧瓶中封有一定量的某种气体,开始时AB两管中水银面一样高,那么为了保持瓶中气体体积不变(  )

A. 将烧瓶浸入热水中,应将A管向上移

B. 将烧瓶浸入热水中,应将A管向下移动

C. 将烧瓶浸入冰水中,应将A管向上移动

D. 将烧瓶浸入冰水中,应将A管向下移动

E. 将该装置移到高山上做实验,应将A管向上移

 

查看答案

如图所示为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沿箭头所示的方向发生状态变化的过程,则该气体压强的变化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从状态c到状态d,压强减小

B. 从状态d到状态a,压强不变

C. 从状态a到状态b,压强增大

D. 从状态b到状态c,压强减小

E. 无法判断

 

查看答案

如图所示为某人在旅游途中对同一密封的小包装食品拍摄的两张照片,甲图摄于海拔500 m、气温为18℃的环境下,乙图摄于海拔3200 m、气温为10 ℃的环境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甲图中小包内气体的压强小于乙图中小包内气体的压强

B. 甲图中小包内气体的压强大于乙图中小包内气体的压强

C. 甲图中小包内气体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都比乙图中大

D. 甲图中小包内气体分子的平均动能大于乙图中小包内气体分子的平均动能

E. 甲图中小包内气体分子的平均距离大于乙图中小包内气体分子的平均距离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