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某次研究弹簧所受弹力F与弹簧长度L关系实验时得到如图a所示的F–L图象,由图象可知:弹簧原长L0=_______cm,弹簧的劲度系数k=________N/m。
(2)如图b的方式挂上钩码(已知每个钩码重G=1 N),使(1)中研究的弹簧压缩,稳定后指针指示如图b,则指针所指刻度尺示数为______cm;由此可推测图b中所挂钩码的个数为______个。
(2017·太原高一期末)在探究“弾力与弹簧伸长的关系”通过在悬挂弹簧下面加钩码,逐渐使弹簧伸长,得到以下数据:
(1)由数据在坐标系中作出F–x 图象;
(2)由图线可知,弹力F 与弹簧伸长x 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由图线可求得弹簧的劲度系数k= _____N/m。
(2017·福建南安一中高三模拟)某实验小组做“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量的关系”的实验。实验时,先把弹簧平放在桌面上,用刻度尺测出弹簧的原长L0=4.6 cm,再把弹簧竖直悬挂起来,在下端挂钩码,每增加一只钩码均记下对应的弹簧的长度x,数据记录如表所示。
(1)根据表中数据在图中作出F–x图象;
(2)由此图线可得,该弹簧劲度系数k= ______ N/m;(结果保留2位有效数字)
(3)图线与x轴的交点坐标大于L0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17·河北保定高一期末)在“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的关系”的实验中,某同学采用的实验装置如下图所示,弹簧弹力的大小等于所挂钩码的重力大小。实验时先测出不挂钩码时弹簧的自然长度L0,再将5个钩码逐个挂在绳子的下端,每次测出相应的弹簧总长度L,总共获得了6组实验数据。
(1)该同学把6组数据对应的点标在图象中,请你根据这些数据点作出F–L图线;
(2)由此图线可以得出该弹簧的自然长度L0=________cm,劲度系数k=________ N/m(计算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3)该同学实验时把弹簧水平放置,与弹簧竖直悬挂相比较:
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缺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为了探究弹力F和弹簧伸长量x的关系,某同学选了甲、乙两根规格不同的弹簧进行测试,根据测得的数据作出的x–F图象如图所示。
(1)甲、乙弹簧的劲度系数分别为______N/m和______N/m(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若要制作一个精确度较高的弹簧测力计,应选弹簧_______(填“甲”或“乙”)。
(2)根据图线和数据进行分析,请对这个研究课题提出一个有价值的建议。
(2017·福建高三模拟)某同学在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的关系,并测定弹簧的劲度系数k。
主要实验步骤如下:将待测弹簧的一端固定在铁架台上,然后将毫米刻度尺竖直放在弹簧一侧,并使弹簧另一端的指针恰好指在刻度尺上。当弹簧自然下垂时,指针的指示值记作L0;弹簧下端挂一个砝码时,指针的指示值记作L1;弹簧下端挂两个砝码时,指针的指示值记作L2 ……;挂七个砝码时,指针的位置如图所示,指针的指示值记作L7。已知每个砝码的质量均为50 g,测量记录表:
代表符号 | L0 | L1 | L2 | L3 | L4 | L5 | L6 | L7 |
刻度数值/cm | 1.70 | 3.40 | 5.10 | 6.85 | 8.60 | 10.30 | 12.10 |
|
(1)实验中,L7的值还未读出,请你根据上图将这个测量值填入记录表中。
(2)为充分利用测量数据,该同学将所测得的数值按如下方法逐一求差,分别计算出了四个差值:d1=L4–L0,d2=L5–L1,d3=L6–L2,d4=L7–L3。
(3)根据以上差值,可以求出每增加50 g砝码的弹簧平均伸长量ΔL。ΔL用d1、d2、d3、d4表示的式子为ΔL=_________________。
(4)计算弹簧的劲度系数k=________N/m。(g取9.8 m/s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