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物理试题 >

某兴趣小组对一辆自制遥控小车的性能进行研究.他们让这辆小车在水平的直轨道上由静止...

某兴趣小组对一辆自制遥控小车的性能进行研究.他们让这辆小车在水平的直轨道上由静止开始运动,并将小车运动的全过程记录下来,通过处理转化为v—t图象,图象如图所示(除2s~10s时间段图象为曲线外,其余时间段图象均为直线).已知在小车运动的过程中,2s~14s时间段内小车的功率保持不变,在14s末通过遥控使发动机停止工作而让小车自由滑行,小车的质量m=20kg ,可认为在整个运动过程中小车所受到的阻力大小不变,取g=10m/s2.求:

114s~18s时间段小车的加速度大小a

2)小车匀速行驶阶段的功率P

3)小车在2s~10s内位移的大小s2

 

(1)2.0m/s2;(2)32W;(3)52m 【解析】试题分析:(1)在14s—18s时间段,由图象可得(2分) 代入数据得 a=2.0m/s2(2分) (2)在14s—18s,小车在阻力f作用下做匀减速运动,则 f =" ma" (1分) 在10s—14s, 小车作匀速直线运动,牵引力 F =" f" =4.0N (1分) 小车匀速行驶阶段的功率 P=Fv (1分) 代入数据得 P =32W (2分) (3)2s—10s,根据动能定理得 (2分) 其中 v="8m/s" ,v2=4m/s 解得 s2 = 52m (2分) 考点:动能定理、功率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如图所示,质量为0.78 kg的金属块放在水平桌面上,在方向与水平方向成37°角斜向上、大小为3.0N的拉力F作用下,以4.0 m/s的速度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已知sin 37°=0.6,cos 37°=0.8。(g取10m/s2.)

(1)求金属块与桌面间的动摩擦因数。

(2)如果从某时刻起撤去拉力,从撤去拉力时算起金属块在2s内通过的位移是多大?

 

查看答案

研究小车匀加速直线运动的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其中斜面倾角θ可调,打点计时器的工作频率为50HZ,纸带上计数点的间距如图(乙)所示,其中每相邻两点之间还有4个记录点未画出.

某同学的部分实验步骤如下:

A.测量完毕,关闭电源,取出纸带

B.接通电源,待打点计时器工作稳定后放开小车

C.将小车停靠在打点计时器附近,小车尾部与纸带相连

D.把打点计时器固定在平板上,让纸带穿过限位孔

 

上述实验步骤的正确顺序是:     (选填字母代号即可).

图(乙)中标出的相邻两计数点的时间间隔T=     s

计数点6对应的瞬时速度大小计算式为v6=    (用题中字母表示).

为了充分利用记录数据,减小误差,小车加速度大小的计算式应为a=   

 

查看答案

如图所示,整个空间存在水平向左的匀强电场,一长为L的绝缘轻质细硬杆一端固定在O点、另一端固定一个质量为m、电荷量为+q的小球P,杆可绕O点在竖直平面内无摩擦转动,电场的电场强度大小为E.先把杆拉成水平,然后将杆无初速释放,重力加速度为g,不计空气阻力,则

A. 小球到最低点时速度最大

B. 小球从开始至最低点过程中动能一直增大

C. 小球对杆的最大拉力大小为

D. 小球可绕O点做完整的圆周运动

 

查看答案

甲、乙两双星相距为L,质量之比,它们离其他天体都很遥远,我们观察到它们的距离始终保持不变,由此可知 ()

A. 两双星一定绕它们连线的某一位置做匀速圆周运动

B. 甲、乙两恒星的角速度之比为23

C. 甲、乙两恒星的线速度之比为

D. 甲、乙两恒星的向心加速度之比为32

 

查看答案

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R1为定值电阻,R2为可变电阻,E为电源电动势,r为电源内阻(r< R1, r< R2.则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R2=R1+r时,R2上获得最大功率

B. R1=R2+r时,R1上获得最大功率

C. R2=0时,电源的输出功率最大

D. R2=0时,电源的效率最大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