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物理试题 >

两个行星各有一个卫星绕其表面运行,已知两个卫星的周期之比为1:3,两行星半径之比...

两个行星各有一个卫星绕其表面运行,已知两个卫星的周期之比为13,两行星半径之比为31,则:

1)两行星密度之比为多少?

2)两行星表面处重力加速度之比为多少?

 

(1)9:1 (2)27:1 【解析】试题分析:(1)人造地球卫星的万有引力充当向心力,即,密度,所以两行星密度之比为9:1。 (2)忽略行星自转的影响,根据万有引力等于重力列出等式 解得:g=; 所以两行星表面处重力加速度之比为27:1。 考点:万有引力定律的应用;人造卫星。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如图甲所示,用一轻质绳拴着一质量为m的小球,在竖直平面内做圆周运动(不计一切阻力),小球运动到最高点时绳对小球的拉力为T,小球在最高点的速度大小为v,其T-v2图象如图乙所示,则( )

A. 当地的重力加速度为

B. 轻质绳长为

C. v2=c时,轻质绳的拉力大小为

D. v2=c时,轻质绳的拉力大小为

 

查看答案

竖直平面内有两个半径不同的半圆形光滑轨道,如图所示,AMB三点位于同一水平面上,CD分别为两轨道的最低点,将两个相同的小球分别从AB处同时无初速释放。则

A. 通过CD时,两球的线速度大小相等

B. 通过CD时,两球的角速度大小相等

C. 通过CD时,两球的机械能相等

D. 通过CD时,两球对轨道的压力相等

 

查看答案

如图所示,用两根金属丝弯成一光滑半圆形轨道,竖直固定在地面上,其圆心为O、半径为R.轨道正上方离地h处固定一水平长直光滑杆,杆与轨道在同一竖直平面内,杆上P点处固定一定滑轮,P点位于O点正上方.A、B是质量均为m的小环,A套在杆上,B套在轨道上,一条不可伸长的细绳绕过定滑轮连接两环.两环均可看做质点,且不计滑轮大小与质量.现在A环上施加一个水平向右的恒力F,使B环从地面由静止沿轨道上升.则(    

A. 力F做的功等于系统机械能的增加量

B. 在B环上升过程中,A环动能的增加量等于B环机械能的减少量

C. 当B环到达最高点时,其动能为零

D. B环被拉到与A环速度大小相等时,sin∠OPB=R/h

 

查看答案

在发射某人造地球卫星时,首先让卫星进入低轨道,变轨后进入高轨道,假设变轨前后该卫星都在做匀速圆周运动,不计卫星质量的变化,若变轨后的动能减小为原来的,则卫星进入高轨道后

A. 轨道半径为原来的2倍    B. 角速度为原来的

C. 向心加速度为原来的    D. 周期为原来的8倍

 

查看答案

为减机动车尾气排放,某市推出新型节能环保电动车。在检测该款电动车性能的实验中,质量为8×102kg的电动车由静止开始沿平直公路行驶,利用传感器测得此过程中不同时刻电动车的牵引力F与对应的速度v,并描绘出如图所示的图像(图中ABBO均为直线),假设电动车行驶中所受阻力恒定,最终匀速运动,重力加速度g10ms2。则( )

A. 电动车运动过程中的最大速度为15m/s

B. 该车起动后,先做匀加速运动,然后匀速运动

C. 该车做匀加速运动的时间是6 s

D. 该车加速度大小为0.25m/s2时,动能是4×l04J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