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知某行星半径为,以其第一宇宙速度运行的卫星的绕行周期为,该行星上发射的同步卫星的运行速度为.求
(1)同步卫星距行星表面的高度为多少?
(2)该行星的自转周期为多少?
在“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一次实验中,质量m=1kg的重物自由下落,在纸带上打出一系列的点,如图所示(相邻记数点时间间隔为0.02s),那么:
(1)纸带的 (用字母表示)端与重物相连;
(2)打点计时器打下计数点B时,物体的速度vB= m/s;
(3)从起点P到打下计数点B的过程中物体的重力势能减少量△EP= J,此过程中物体动能的增加量△Ek= J;(g取9.8m/s2,保留两位小数)
(4)通过计算,数值上△EP △Ek(填“<”、“>”或“=”),这是因为 ;
(5)实验的结论是: .
如图所示,物体A静止在光滑的水平面上,A的左边固定有轻质弹簧,与A质量相等的物体B以速度v向A运动并与弹簧发生碰撞,A、B始终沿同一直线运动,则A、B组成的系统动能损失最大的时刻是:
A. A开始运动时 B. A的速度等于v时
C. B的速度等于零时 D. A和B的速度相等时
A、B是一条电场线上的两个点,一带负电的粒子仅在电场力作用下以一定的初速度从A点沿电场线运动到B点,其速度v和时间t的关系图象如图甲所示.则此电场的电场线分布可能是图乙中的()
一个带负电的小球,受电场力和重力的作用,由静止开始运动,已知电场为水平方向的匀强电场,不计空气阻力,设坐标轴如图所示,x轴的正方向与电场方向一致,y轴的正方向竖直向下,原点为小球的起始位置,下列哪个图可能表示此小球的运动轨迹( )
A. B. C. D.
(2011·大纲版全国·T19)我国“嫦娥一号”探月卫星发射后,先在“24小时轨道”上绕地球运行(即绕地球一圈需要24小时);然后,经过两次变轨依次到达“48小时轨道”和“72小时轨道”;最后奔向月球。如果按圆形轨道计算,并忽略卫星质量的变化,则在每次变轨完成后与变轨前相比,( )
A. 卫星动能增大,引力势能减小 B. 卫星动能增大,引力势能增大
C. 卫星动能减小,引力势能减小 D. 卫星动能减小,引力势能增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