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图所示,一个足够大的水池盛满清水,水深h=4 m,水池底部中心有一点光源A,其中一条光线斜射到水面上距A为l=5 m的B点时,它的反射光线与折射光线恰好垂直。
(i)求水的折射率n;
(ii)用折射率n和水深h表示水面上被光源照亮部分的面积(圆周率用π表示).
某同学用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做“用双缝干涉测光的波长”的实验,他用带有游标尺的测量头(如图乙所示)测量相邻两条亮条纹间的距离,转动测量头的手轮,使分划板的中心刻线对齐某一条亮条纹(将这一条纹确定为第一亮条纹)的中心,此时游标尺上的读数x1=1.15mm;转动测量头的手轮,使分划板的中心刻线对齐第6亮条纹的中心,此时游标尺上的示数情况如图丙所示。则图丙的读数x2=_______mm。实验中所用的双缝间的距离d=0.20mm,双缝到屏的距离L=60cm。根据以上数据,可得通过实验测出的光的波长λ=_________m。
如图所示,BC为一段光滑圆弧轨道,圆心角,DE为半圆形光滑轨道,两圆弧轨道均固定于竖直平面内,一滑板静止在光滑的地面上,右端紧靠C点,上表面所在平面与两圆弧分别相切于C、D两点,一物块(可看成质点)在A点水平抛出,物体抛出后恰好在B点沿切线进入BC段圆弧轨道,再经C点滑上滑板,滑板运动到D点时被牢固粘连。物块可视为质点,质量为m,滑板质量M=2m,DE半圆弧轨道和BC圆弧轨道的半径均为R,AB的高度差为3R,板长S=6.5R,板左端到D点的距离L(未知),物块与滑板间的动摩擦因数,重力加速度取g,求:(结果用字母m、g、R、L表示)
(1)求物块在A点抛出的初速度大小
(2)求物块滑到C点时所受圆弧轨道的支持力的大小
(3)若物块刚好滑到DE半圆形光滑轨道中点,求L的大小
(4)试讨论在0<L<5R范围内取值,物块从滑上滑板到离开滑板的过程中,克服摩擦力做的功Wf与L的关系。
如图所示,在x轴上方存在垂直于纸面向里的匀强磁场。一个带电粒子X第一次从x轴上的P1点以一定的速度进入磁场。已知粒子进入磁场时的速度方向垂直于磁场且与x轴正方向成600角,粒子穿过y轴正半轴的P2点时方向沿一x方向,粒子X从x轴上的P3点离开磁场。该带电粒子X第二次以相同的速度仍从P1点进入磁场,经过P2点时与一个静止的不带电的粒子Y发生正磁并立即结合为一个整体Z继续运动,离开磁场时经过x轴上的P4点。已知粒子X和粒子Y质量均为m,两个粒子的重力均不计。求:
(1)两次粒子离开磁场的位置P3、P4之间的距离d
(2)粒子第一次与第二次在磁场中运动时间之比
图甲为小马同学测量一节干电池电动势和内电阻的电路图,其中虚线框内为用毫安表改装成双量程电压表的电路.
(1)器材:
①毫安表的内阻为150Ω,满偏电流为3mA;R1和R2为定值电阻,R1=850Ω.若使用a和b两个接线柱,电压表量程为15V,则定值电阻R2= Ω;
②电流表A(量程0.6A,内阻约0.2Ω);
③两个滑动变阻器,最大阻值分别为10Ω和800Ω,应选最大阻值为 Ω的滑动变阻器.
(2)实验步骤:
①按照原理图连接电路;
②开关S2拨向c,将滑动变阻器R的滑片移动到最左,闭合开关S1;
③多次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记下相应的电流表的示数I1和毫安表的示数I2.
(3)数据处理:
①利用实验测得的数据画成了图乙所示的图象;
②由图象得电源的电动势E= V,内阻r= Ω.(计算结果均保留2位有效数字)
(4)小牛同学认为,可以在画图象的时候以I2为纵轴,为横轴,这样可以从理论上消除由于电压表分流带来的系统误差。请你从实际测量的角度评价一下这样做有无实际意义(已知电流表A的刻度盘上最小一格是0.02A);
科考队在玛雅文化发祥地进行探索和研究,发现了一些散落在平整山坡上非常规则的不明圆柱体,有科学家认为是外星人带着玛雅人离开时留下的.于是对其力学性质进行研究,下表为其形变量x与所施加拉力F关系的实验数据
F/N | 0.5 | 2 | 4.5 | 8 | 12.5 | 18 |
X/mm | 1 | 2 | 3 | 4 | 5 | 6 |
(1)试猜想此不明圆柱体施加拉力F与其形变量x的关系___________;
(2)如果想要验证猜想是否正确,应该画出下列哪种图象最能直观准确的表示两者之间的关系______。
A.F﹣x图象 B.F﹣x2图象 C.F2﹣x图象 D.F2﹣x2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