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甲中的塔吊是现代工地必不可少的建筑设备,图乙为150kg的建筑材料被吊车竖直向上提升过程的简化运动图象,g取10m/s2,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前10 s悬线的拉力恒为1 500 N
B. 46 s末材料离地面的距离为22 m
C. 0~10 s材料处于失重状态
D. 在30~36 s钢索最容易发生断裂
如图所示,质量均为m的小物块A、B,在水平恒力F的作用下沿倾角为37°固定的光滑斜面加速向上运动。A、B之间用与斜面平行的形变可忽略不计的轻绳相连,此时轻绳张力为FT=0.8mg,下列说法错误的是(已知sin37°=0.6)
A. 小物块A的加速度大小为0.2g
B. F的大小为2mg
C. 撤掉F的瞬间,小物块A的加速度方向仍不变
D. 撤掉F的瞬间,绳子上的拉力为0
如图,在水平地面上内壁光滑的车厢中两正对竖直面AB、CD间放有半球P和光滑均匀圆球Q,质量分别为m、M,当车向右做加速为a的匀速直线运动时,P、Q车厢三者相对静止,球心连线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θ,则Q受到CD面的弹力和P受到AB面的弹力分别是:
A.
B.
C.
D.
就一些实际生活中的现象,某同学试图从惯性角度加以解释,其中正确的是
A. 采用了大功率的发动机后,某些一级方程式赛车的速度甚至能超过某些老式螺旋桨飞机,这表明可以通过科学进步使小质量的物体获得大惯性;
B. 射出枪膛的子弹在运动相当长一段距离后连一件棉衣也穿不透,这表明它的惯性变小了;
C. 货运列车运行到不同的车站时,经常要摘下或加挂一些车厢,这会改变它的惯性;
D. 摩托车转弯时,车手一方面要控制适当的速度,另一方面要将身体稍微向里倾斜,通过调控人和车的惯性达到转弯的目的。
在物理学史上,通过“理想实验”推翻“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这个观点的物理学家和建立惯性定律的物理学家分别是
A.亚里士多德、伽利略 B.伽利略、牛顿
C.牛顿、爱因斯坦 D.爱因斯坦、亚里士多德
如图所示,有一个可视为质点的质量为m=1 kg的小物块,从光滑平台上的A点以v0=2 m/s的初速度水平抛出,到达C点时,恰好沿C点的切线方向进入固定在水平地面上的光滑圆弧轨道,最后小物块滑上紧靠轨道末端D点的质量为M=3 kg的长木板(长木板没有固定).已知长木板上表面与圆弧轨道末端切线相平,长木板下表面与水平地面之间光滑,小物块与长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μ=0.3,圆弧轨道的半径为R=0.4 m,C点和圆弧的圆心连线与竖直方向的夹角θ=60°,不计空气阻力,g取10 m/s2.求:
(1)小球到达C点时的速度
(2)要使小物块不滑出长木板,木板的长度L至少多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