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科技的发展,到目前人类已经发现了27颗天王星的卫星,其中“秦坦尼亚”和“欧贝隆”是威廉赫歇耳在1787年3月13日发现的,假设“秦坦尼亚”和“欧贝隆”两卫星环绕天王星的轨道为圆周,两卫星周期比值已知,由以上条件可以求解出
A. “秦坦尼亚”和“欧贝隆”环绕天王星做圆周运动的线速度的比值
B. “秦坦尼亚”和“欧贝隆”受到天王星的万有引力的比值
C. “秦坦尼亚”和“欧贝隆”表面的重力加速比值
D. “秦坦尼亚”和“欧贝隆”的第一宇宙速度的比值
(多选)一粒钢珠从静止状态开始自由下落,然后陷入泥潭中.若把在空中下落的过程称为过程Ⅰ,进入泥潭直到停住的过程称为过程Ⅱ,则( )
A. 过程Ⅰ中钢珠动量的改变量等于重力的冲量
B. 过程Ⅱ中阻力的冲量的大小等于过程Ⅰ中重力冲量的大小
C. 过程Ⅱ中钢珠克服阻力所做的功等于过程Ⅰ与过程Ⅱ中钢珠所减少的重力势能之和
D. 过程Ⅱ中损失的机械能等于过程Ⅰ中钢珠所增加的动能
如图所示,CA、OB是竖直面内两根固定的光滑细杆(CA<OB),C、A、B、O位于同一圆周上,C点为圆周的最高点,B为最低点.每根杆上套着一个小滑环(图中未画出),两个滑环分别从O点和C点无初速释放, 用t1和t2分别表示滑环到达A、B所用的时间,v1、v2分别表示滑环的速度,则
A.
B.
C.
D. 无法比较和的大小关系
原子的认识经历了漫长的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汤姆孙发现阴极射线射出的粒子流是电子,并且求出了电子的荷质比
B. 为了解释原子中正负电荷分布问题,勒纳德提出了“枣糕模型”
C. 盖革和马斯顿通过粒子的散射实验提出了原子的核式结构
D. 玻尔首次将量子化引入到原子领域,其提出的原子结构假说适用于所有原子
一艘客轮因故障需迅速组织乘客撤离。乘客在甲板上须利用固定的绳索下滑到救援快艇上。绳索与竖直方向的夹角θ=37°,设乘客下滑过程绳索始终伸直且与竖直方向夹角不变。为保证行动快捷安全,乘客从静止开始以4m/s2的加速度下滑至某位置并立即以同样大小的加速度匀减速下滑,滑至快艇时乘客速度刚好为零。在乘客开始下滑时,刚好有位乘客的钥匙掉了下去,快艇工作人员发现钥匙掉入水中后过了3s乘客滑到快艇上,如图所示。快艇高度和钥匙下落时的空气阻力不计,重力加速度取10m/s2,sin37°=0.6,cos37°=0.8。
(1)求客轮甲板距离水面的高度;
(2)为了加快撤离同时保证安全,乘客滑至快艇时的最大速度可以达到4m/s,乘客仍从静止开始沿绳索下滑,且下滑的加速度大小仍为4m/s2,求乘客下滑所需最短时间tc。(计算结果可用根号表示)
甲乙两车同时同向从同一地点出发,甲车以v1 = 10 m/s的初速度,a1 = – 4 m/s2的加速度做匀减速直线运动,乙车以a2 = 1 m/s2的加速度从静止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求:
(1)两车再次相遇前两车相距的最大距离
(2)经过多长时间两车再次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