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物理试题 >

古典诗词作为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承了“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思想内...

古典诗词作为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承了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思想内涵.从物理的角度看古诗词会发现有的诗词中也蕴含了朴素的物理知识.在下面四句诗词的物理分析中错误的是(    )

A. 毛泽东的《送瘟神》中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是指位于地球表面的人随地球自转每天的行程约为八万里,这个结论与人的位置无关.

B. 陈与义的《襄邑道中》中飞花两岸照船红,百里榆堤半日风.卧看满天云不动,不知云与我俱东.在这首诗中,诗人艺术性地表达了他对运动相对性的理解. 诗中描述了榆堤的运动都是以船为参考系.

C. 苏轼的《江城子密州出猎》中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诗词中描述的情景涉及到了弹性势能转化为动能的过程.

D. 冯梦龙的《醒世恒言》中临崖立马收缰晚,船到江心补漏迟.诗词中临崖立马收缰晚说明物体具有惯性,物体的运动状态不能突变.

 

A 【解析】“坐地日行八万里”中八万里即四万公里,等于赤道的长度,所以这个结论与人的位置有关,A错误;参考系是为了研究问题方便而假定静止不动的物体.故只要研究对象与参考系的相对位置不发生变化,则观察到的结果是物体静止不动.在本题中船是向东高速行驶,诗中描述了“花”、“榆堤”和“云”的运动都是以船为参考系,B正确;会挽雕弓如满月,则发生了弹性形变的弓具有一定的弹性势能,释放后,弓的弹性势能转化为箭的动能,C正确;惯性是物体总有保持原有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一切物体都有惯性,“临崖立马收缰晚”说明物体具有惯性,物体的运动状态不能突变,D正确.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如图甲所示,滑块与足够长的木板叠放在光滑水平面上,开始时均处于静止状态.作用于滑块的水平力F随时间t变化图象如图乙所示,t=2.0s时撤去力F,最终滑块与木板间无相对运动.已知滑块质量m=2kg,木板质量M=1kg,滑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μ=0.2,取g=10m/s2.求:

 

(1)t=0.5s时滑块的速度大小;

(2)0~2.0s内木板的位移大小;

(3)整个过程中因摩擦而产生的热量.

 

查看答案

如图所示,在某竖直平面内,光滑曲面AB与水平面BC平滑连接于B点,BC右端连接内壁光滑、半径r=0.2m的四分之一细圆管CD,管口D端正下方直立一根劲度系数为k=100N/m的轻弹簧,弹簧一端固定,另一端恰好与管口D端平齐,一个质量为1kg的小球放在曲面AB上,现从距BC的高度为h=0.6m处静止释放小球,它与BC间的动摩擦因数μ=0.5,小球进入管口C端时,它对上管壁有FN=2.5mg的相互作用力,通过CD后,在压缩弹簧过程中滑块速度最大时弹簧弹性势能Ep=0.5J。取重力加速度g=10m/s2。求:

1)小球在C处受到的向心力大小;

2)在压缩弹簧过程中小球的最大动能Ekm

3)小球最终停止的位置。

 

查看答案

如图为俯视图,虚线MN的右侧存在一个竖直向上的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为B. 电阻为R、质量为m,边长为L的正方形单匝金属线框abcd放在光滑水平面上,ab边在磁场外侧紧靠MN虚线边界.当线框以初速度v0向左离开磁场过程中,安培力对线框所做的功为W.求:

1)初速度v0时刻,线框中感应电流I大小和方向;

2)线框cd边穿出磁场时速度v

3)线框穿出磁场一半过程中,通过线框截面的电量q

 

查看答案

如图,滑块AB的质量分别为mAmB,由轻质弹簧相连,置于光滑水平面上,把两滑块拉近,使弹簧处于压缩状态并用一轻绳绑紧,两滑块一起以恒定的速率v0向右滑动。若轻绳突然断开,弹簧第一次恢复到原长时滑块A的动量为P,方向向左,求在弹簧第一次恢复到原长时

1)滑块B的动量PB大小和方向;

2)若mA= mB=m,滑块B的速度大小v

 

查看答案

研究发现,在核辐射形成的污染中影响最大的是铯137),可广泛散布到几百公里之外,且半衰期大约是30年左右.请写出铯137发生β衰变的核反应方程(新核可用X表示):_______.如果在该反应过程中释放的核能为E,光速为c,则其质量亏损为_______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