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量小物块Q与平板P之间的动摩擦因数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AB是半径足够大的较光滑四分之一圆弧轨道,与水平固定放置的P板的上表面BC在B点相切,C点在水平地面的垂直投影为C’。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实验步骤如下:
①用天平称出物块Q的质量m;
②测量出轨道AB的半径R、BC的长度L和CC',的长度h;
③将物块Q在A点从静止释放,在物块Q落地处标记其落点D;
④重复步骤③,共做10次;
⑤将10个落地点用一个半径尽量小的圆围住,用米尺测量圆心到C'的距离s。
(1)用实验中的测量量(R、s、h、l)表示物块Q与平板P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____。
(2)实验步骤④⑤的目的是减小实验中的_______误差。
某同学用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测量物块与斜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已知打点计时器所用电源的频率为50 Hz,物块下滑过程中所得到的纸带的一部分如图乙所示,图中标出了五个连续点之间的距离.
甲 乙
(1)物块下滑时的加速度a=________ m/s2,打C点时物块的速度v=________ m/s.
(2)已知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为求出动摩擦因数,还必须测量的物理量是________(填正确答案标号).
A.物块的质量 B.斜面的高度 C.斜面的倾角
内壁光滑的环形凹槽半径为R,固定在竖直平面内,一根长度为R的轻杆,一端固定有质量为m的小球甲,另一端固定有质量为2m的小球乙,将两小球放入凹槽内,小球乙位于凹槽的最低点,如图所示。由静止释放后( )
A. 下滑过程中甲球减少的机械能总等于乙球增加的机械能
B. 下滑过程中甲球减少的重力势能总等于乙球增加的重力势能
C. 杆从左向右滑时,甲球无法下滑到凹槽的最低点
D. 杆从右向左滑回时,乙球一定能回到凹槽的最低点
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小球(可视为质点)用长为L的细线悬挂于O点,自由静止在A位置.现用水平力F缓慢地将小球从A拉到B位置而静止,细线与竖直方向夹角为θ=60°,此时细线的拉力为T1,然后撤去水平力F,小球从B返回到A点时细线的拉力为T2,则( )
A. T1=T2=2mg
B. 从A到B,拉力F做功为mgL
C. 从B到A的过程中,小球受到的合外力大小不变
D. 从B到A的过程中,小球重力的瞬时功率先增大后减小
天文学家将相距较近、仅在彼此的引力作用下运行的两颗恒星称为双星.双星系统在银河系中很普遍.已知某双星系统中两颗恒星围绕它们连线上的某一固定点分别做匀速圆周运动,周期均为T,两颗恒星的质量不相等,它们之间的距离为r,引力常量为G.关于双星系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两颗恒星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半径均为 B. 两颗恒星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线速度相等
C. 双星中质量较小的恒星线速度大 D. 这个双星系统的总质量为
如图所示,倾角为37°、长为l=16 m 的传送带,转动速度为v=10 m/s,在传送带顶端A处无初速度地释放一个质量为m=0.5 kg的物体,已知物体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μ=0.5,取g=10 m/s2.则说法正确的是( )
A. 传送带顺时针转动时,物体从顶端A无法滑到底端B
B. 传送带顺时针转动时,物体从顶端A滑到底端B先做匀加速后匀速运动
C. 传送带逆时针转动时,物体从顶端A滑到底端B的一直做匀加速运动
D. 传送带逆时针转动时,物体从顶端A滑到底端B的时间为2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