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同学做“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关系”的实验。如图甲所示是该同学探究小车加速度与力的关系的实验装置,他将光电门固定在水平轨道上的B点,用不同重物通过细线拉同一小车,每次小车都从同一位置A由静止释放。
(1)实验中可近似认为细线对小车的拉力与重物重力大小相等,则重物的质量m与小车的质量M间应满足的关系为__________。
(2)若用游标卡尺测出光电门遮光条的宽度d如图乙所示,则d=________cm;实验时将小车从图示位置由静止释放,由数字计时器读出遮光条通过光电门的时间Δt,就可以计算出小车经过光电门时的速度为。
(3)测出多组重物的质量m和对应遮光条通过光电门的时间Δt,并算出相应小车经过光电门时的速度v,通过描点作出v2-m线性图象(如图所示),从图线得到的结论是:在小车质量一定时,________。如果小车的质量M=5kg,图像的斜率K=1,则AB间的距离x=______m(g取10 m/s2)
(4)另一实验小组设计了如图(a)所示的实验装置,通过改变重物的质量,利用计算机可得滑块运动的加速度a和所受拉力F的关系图象.他们在轨道水平和倾斜的两种情况下分别做了实验,得到了两条a-F图线,如图(b)所示.滑块和位移传感器发射部分的总质量m=________ kg;滑块和轨道间的动摩擦因数μ=______.(重力加速度g取10 m/s2,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
在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的关系时,某同学先按图1对弹簧甲进行探究,然后把原长相同的弹簧甲和弹簧乙并联起来按图2进行探究.在弹性限度内,将质量为m=50g的钩码逐个挂在弹簧下端,分别测得图1、图2中弹簧的长度L1、L2如下表所示.
已知重力加速度g=9.8m/s2,要求尽可能多的利用测量数据,计算弹簧甲的劲度系数k1=______N/m(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由表中数据计算出弹簧乙的劲度系数k2=______N/m(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如图所示,水平传送带AB的长度L=1.8m,皮带轮的半径R=0.4m,皮带轮以角速度ω=5rad/s顺时针匀速转动(皮带不打滑),现将一质量m=3kg的煤块(视为质点)轻放在传送带上的A点,与传送带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0.25,g=10m/s2。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煤块到达B端时对滑轮的压力为mg
B. 煤块从A端运动到B点所用的时间为1.3s
C. 煤块在传送带上留下痕迹长度是0.8m
D. 若使煤块从A运动到B所用的时间最短,则传送带的角速度ω至少为7.5rad/s
如图所示,两个竖直圆弧轨道固定在同一水平地面上,半径R相同,左侧轨道由金属凹槽制成,右侧轨道由金属圆管制成,且均可视为光滑。在两轨道右侧的正上方分别将金属小球A和B由静止释放,小球距离地面的高度分别为hA 和hB,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若使小球A沿轨道运动并且从最高点飞出,释放的最小高度为
B. 若使小球B沿轨道运动并且从最高点飞出,释放的最小高度为
C. 适当调整hB,可使B球从轨道最高点飞出后,恰好落在轨道右端口处
D. 适当调整hA,可使A球从轨道最高点飞出后,恰好落在轨道右端口处
2007年10月24日,我国发射了第一颗探月卫星--“嫦娥一号”,使“嫦娥奔月”这一古老的神话变成了现实.嫦娥一号发射后先绕地球做圆周运动,经多次变轨,最终进入距月球表面h=200公里的圆形工作轨道,开始进行科学探测活动.设月球半径为R,月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g,万有引力常量为G,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嫦娥一号绕月球运行的周期为
B. 在嫦娥一号的工作轨道处的重力加速度为
C. 嫦娥一号在工作轨道上的绕行速度为
D. 由题目条件可知月球的平均密度为
如图所示,物体A放存固定的斜面B上,在A上表面粘上一小块橡皮泥,或者施加一个竖直向下的恒力F,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
A. 若A原来是静止的,则施加力F后,A 仍保持静止
B. 若A原来是静止的,则粘上橡皮泥后,A将加速下滑
C. 若A原来是加速下滑的,则粘上橡皮泥后重新释放,A的加速度将增大
D. 若A原来是加速下滑的,则施加力F后重新释放,A的加速度将增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