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物理试题 >

不同的运动项目对运动鞋摩擦力的要求不同,某研究性学习小组测量“不同类型的运动鞋底...

不同的运动项目对运动鞋摩擦力的要求不同,某研究性学习小组测量不同类型的运动鞋底与木板之间动摩擦因数的大小,如图所示,如图所示.他们先测出每只不同类型运动鞋的质量,再往质量小的鞋子里均匀摆放砝码,使鞋子(连同鞋里砝码)的质量均相等.接着用弹簧测力计先后匀速拉动不同类型的运动鞋,使它们沿水平桌面滑动,读取各次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1)探究中使鞋子(连同鞋里砝码)的质量均相等,这是采用了哪种方法______

A.等效法          B.微元法         C.放大法          D.控制变量法

2)测量时,某组同学是沿水平方向拉动放在木板上的鞋,当匀速拉动鞋时,则弹簧测力计拉力的大小

________(填大于小于等于)运动鞋所受滑动摩擦力的大小.

3)另一组同学的方法是把水平放置的弹簧测力计一端固定在竖直墙上,另一端系在鞋下,从鞋底下把木板抽出,请指出这种操作方式对于上面的操作过程的优点:_______________

【答案】  D  等于  确保鞋子处于平衡态,即弹簧弹力等于滑动摩擦力;容易控制,易于读数

【解析】1)探究不同类型的运动鞋底在相同平面上滑动时摩擦力的大小,实际上是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跟接触面粗糙程度的关系,要控制压力大小相等,鞋子放在水平面上,鞋子的质量相等时,鞋子对接触面的压力相等,这种方法是控制变量法,故D正确.

2)弹簧测力计拉动鞋子时,弹簧测力计示数显示拉力大小,鞋子只有匀速直线运动时,滑动摩擦力等于拉力

3)确保鞋子处于平衡态,即弹簧弹力等于滑动摩擦力;容易控制,易于读数

型】实验题
束】
14

在做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时,某同学得到一条用打点计时器打下的纸带,如图所示,并在其上取了A、B、C、D、E、F、G7个计数点,每相邻两个计数点间还有4个点图中没有画出.打点计时器接频率为f=50Hz的交流电源.

(1)每两个相邻的计数点的时间间隔为_____s,打点计时器使用的是__(选填交流直流)电源.

(2)打下E点时纸带的速度vE=____________(用题中给定字母表示);

(3)若测得d6=65.00cm,d3=19.00cm,物体的加速度a=__________m/s2

(4)如果当时电网中交变电流的频率f>50Hz,但当时做实验的同学并不知道,那么测得的加速度值比真实值_______(选填偏大偏小”).

 

0.1 交流 3.0 偏小 【解析】试题分析:(1)每相邻两个计数点间还有4个点,图中没有画出,所以相邻的计数点之间的时间间隔为5T=0.1s.打点计时器使用的是交流电源。 (2)利用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推论得: (3)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推论公式△x=aT2可得 (4)如果在某次实验中,交流电的频率51Hz,f>50Hz,那么实际打点周期变小,根据运动学公式△x=at2得:真实的加速度值就会偏大,所以测量的加速度值与真实的加速度值相比是偏小。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如图所示,两光滑斜面在B处连接,小球从A处由静止释放,经过BC两点时速度大小分别是3 m/s4 m/s,ABBC.设球经过B点前后速度大小不变,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球在ABBC段的加速度大小之比为43

B. 球由A运动到C的过程中平均速率为2.1 m/s

C. 小球在ABBC段的运动时间之比为74

D. 小球从B运动到C过程中平均速度大小为3.5 m/s

【答案】BD

【解析】AB段,根据速度位移公式得:,代入数据解得:a1:a2=9:7,故A错误.AC过程中的平均速率为:,故B正确.根据平均速度的推论知,AB段的时间,BC段运动的时间 ,代入数据解得t1:t2=7:3,故C错误.小球从B运动到C过程中平均速度大小为,故D正确.故选BD.

点睛:解决本题的关键掌握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运动学公式和推论,并能灵活运用,有时运用推论求解会使问题更加简捷.

型】选题
束】
13

不同的运动项目对运动鞋摩擦力的要求不同,某研究性学习小组测量不同类型的运动鞋底与木板之间动摩擦因数的大小,如图所示,如图所示.他们先测出每只不同类型运动鞋的质量,再往质量小的鞋子里均匀摆放砝码,使鞋子(连同鞋里砝码)的质量均相等.接着用弹簧测力计先后匀速拉动不同类型的运动鞋,使它们沿水平桌面滑动,读取各次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1)探究中使鞋子(连同鞋里砝码)的质量均相等,这是采用了哪种方法______

A.等效法          B.微元法         C.放大法          D.控制变量法

2)测量时,某组同学是沿水平方向拉动放在木板上的鞋,当匀速拉动鞋时,则弹簧测力计拉力的大小

________(填大于小于等于)运动鞋所受滑动摩擦力的大小.

3)另一组同学的方法是把水平放置的弹簧测力计一端固定在竖直墙上,另一端系在鞋下,从鞋底下把木板抽出,请指出这种操作方式对于上面的操作过程的优点: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一步行者以6.0 m/s的速度跑去追赶被红灯阻停的公交车,在跑到距汽车25 m处时,绿灯亮了,汽车以1.0 m/s2的加速度匀加速启动前进,则(      )

A. 人能追上公共汽车,追赶过程中人跑了36 m

B. 人不能追上公共汽车,人、车最近距离为7 m

C. 人能追上公共汽车,追上车前人共跑了43 m

D. 人不能追上公共汽车,且车开动后,人车距离越来越远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开始阶段,人的速度大于汽车的速度,人和车的距离在减小;当人的速度小于汽车的速度时,人和车的增大,当人和车的速度相等时,两者距离最小,设经过时间t两者速度相等, ,此时步行者的位移为,汽车的位移为,故不能追上;人车最近距离是

故选B

考点:追及问题

点评:追和被追的两者的速度相等常是能追上、追不上、二者之间的距离有极值的临界条件. (1)在两个物体的追及过程中,当追者的速度小于被追者的速度时,两者的距离在增大; (2)当追者的速度大于被迫者的速度时,两者的距离在减小;(3)当两者的速度相等时,两者的间距有极值,是最大值还是最小值,视实际情况而定。

型】单选题
束】
12

如图所示,两光滑斜面在B处连接,小球从A处由静止释放,经过BC两点时速度大小分别是3 m/s4 m/s,ABBC.设球经过B点前后速度大小不变,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球在ABBC段的加速度大小之比为43

B. 球由A运动到C的过程中平均速率为2.1 m/s

C. 小球在ABBC段的运动时间之比为74

D. 小球从B运动到C过程中平均速度大小为3.5 m/s

 

查看答案

甲、乙两物体,甲的质量为2kg,乙的质量为4kg,甲从20m高处自由落下,1s后乙从10m高处自由落下,不计空气阻力,在两物体落地之前,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任意时刻两物体的速度差相同

B. 乙的加速度是甲的加速度两倍

C. 两物体从起点各自下落1m时的速度是相同的

D. 落地之前甲和乙的高度之差保持不变

【答案】AC

【解析】因为甲乙物体同时做自由落体运动,它们的初速度为零,加速度为g,甲任意时刻的速度为:v=gt,乙任意时刻的速度v′=g(t﹣1),所以两物体下落过程中,任意时刻两物体的速度差:v=v﹣v′=g,是相同的,故A正确;甲乙物体同时做自由落体运动,加速度都是重力加速度g.故B错误;下落1m时,由位移速度关系式:v2=2ax,可解得各自下落1m时,它们的速度相同,故C正确.经过时间t时,甲的位移为所以甲离地面的高度为h=20﹣,乙的位移为所以甲离地面的高度为h′=10﹣,所以落地前甲和乙的高度之差h=h﹣h′=15﹣gt,随着时间增大而减小,故D错误.故选AC.

型】选题
束】
11

一步行者以6.0 m/s的速度跑去追赶被红灯阻停的公交车,在跑到距汽车25 m处时,绿灯亮了,汽车以1.0 m/s2的加速度匀加速启动前进,则(      )

A. 人能追上公共汽车,追赶过程中人跑了36 m

B. 人不能追上公共汽车,人、车最近距离为7 m

C. 人能追上公共汽车,追上车前人共跑了43 m

D. 人不能追上公共汽车,且车开动后,人车距离越来越远

 

查看答案

一物体以初速度大小为6m/s滑上光滑斜面(先向上做匀减速运动,速度为零后向下做匀加速运动),加速度大小均为2m/s2,则(  )

A. 物体第2s末的速度为10m/s

B. 物体在第4s末速度为零

C. 物体在第2s内的位移为3m

D. 物体运动前2s内位移为8m

【答案】C

【解析】物体第2s末的速度为v2=v0+at2=62×2m/s=2m/s选项A错误;物体在第4s末的速度v=v0+at4=62×4m/s=2m/s.故B错误.物体运动前2s内的位移

运动前1s内的位移,则物体在第2s内的位移x=8m5m=3m.故CD正确.故选CD

型】单选题
束】
10

甲、乙两物体,甲的质量为2kg,乙的质量为4kg,甲从20m高处自由落下,1s后乙从10m高处自由落下,不计空气阻力,在两物体落地之前,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任意时刻两物体的速度差相同

B. 乙的加速度是甲的加速度两倍

C. 两物体从起点各自下落1m时的速度是相同的

D. 落地之前甲和乙的高度之差保持不变

 

查看答案

一物体以初速度大小为6m/s滑上光滑斜面(先向上做匀减速运动,速度为零后向下做匀加速运动),加速度大小均为2m/s2,则(  )

A. 物体第2s末的速度为10m/s

B. 物体在第4s末速度为零

C. 物体在第2s内的位移为3m

D. 物体运动前2s内位移为8m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