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图所示,一质量为mB=2 kg,长为L=6 m的薄木板B放在倾角为θ=30O的斜面面上,质量为mA=2 kg的物体A(可视为质点)在一平行于斜面的F=4N的力拉动下从木板左端以v0=5 m/s的速度沿斜面向下匀速运动。在物体带动下,木板以a=2 m/s2的加速度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已知B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1=,初始时刻B距斜面低端S=20m(如图所示),重力加速度g取10 m/s2,则
(1)经多长时间物体A滑离木板?
(2)AB间的动摩擦因数μ2是多少?
(3)若物体A滑离木板后立即取走物体A,木板滑到底端一共用时多少?
如图所示,放在表面粗糙的固定斜面上的物块A和悬挂的物体B均处于静止状态。轻绳AO绕过光滑的定滑轮与轻弹簧的右端及轻绳BO的上端连接于O点,轻弹簧中轴线沿水平方向,轻绳的OC段与竖直方向的夹角θ=530,斜面倾角α=370,物块A和B的质量分别为mA=5kg,mB=1kg,弹簧的劲度系数k=500N/m,( sin370=0.6,cos370=0.8,重力加速度g=10m/s2),求:
(1)弹簧的伸长量x;
(2)物块A受到的摩擦力。
如图所示,地面上放一木箱,质量为40kg,用100N的力与水平方向成角推木箱,恰好使木箱匀速前进.(取,,)
(1)求动摩擦因素μ
(2)若用此力与水平成370角向斜上方拉木箱,求木箱所受摩擦力为多大?
如图所示,表面光滑、质量不计的尖劈,插在缝A、B之间,尖劈的一个角为α,在尖劈背上加一压力F,则尖劈对A侧压力和对B侧压力分别为多大?(在图上画出力的示意图)
李明同学在做《互成角度的两个力的合成》实验时,利用坐标纸记下了橡皮条的结点位置O点以及两个弹簧测力计拉力的大小,如图甲所示.
(1)试在图甲中作出无实验误差情况下F1和F2的合力图示,并用F表示此力.
(2)本实验采用的科学方法是________。
A.理想实验法 B.等效替代法
C.控制变量法 D.建立物理模型法
(3)有关此实验,下列叙述正确的是(______)
A.两弹簧测力计的拉力可以同时比橡皮条的拉力大
B.橡皮条的拉力是合力,两弹簧测力计的拉力是分力
C.两次拉橡皮条时,需将橡皮条结点拉到同一位置O.这样做的目的是保证两次弹簧测力计拉力的效果相同
D.若只增大某一个弹簧测力计的拉力大小而要保证橡皮条结点位置不变,只需调整另一个弹簧测力计拉力的大小即可
(4)图乙所示是李明和张华两位同学在做以上实验时得到的结果,其中哪一个实验比较符合实验事实?(力F′是用一个弹簧测力计拉时的图示)答:________.
(5)同学们在操作过程中有如下议论,其中对减小实验误差有益的说法是________(填字母代号)。
A.两根细绳必须等长
B.弹簧测力计、细绳、橡皮条都应与木板平行
C.用两弹簧测力计同时拉细绳时,两弹簧测力计示数应适当大一些
D.拉橡皮条的细绳要长些,标记同一细绳方向的两点要远些
某同学在做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的关系的实验中,设计了如下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所用的钩码每只的质量都是30g,他先测出不挂钩码时弹簧的自然长度,再将5个钩码逐个挂在弹簧的下端,每次都测出相应的弹簧总长度,将数据填在了下面的表中。(弹力始终未超过弹性限度,取g=9.8m/s2)
试根据这些实验数据在下图给定的坐标纸上作出弹簧所受弹力大小F跟弹簧总长L之间的函数关系图线____________
该弹簧的劲度k=________________